Uploaded by Grey 12

国关史最终定稿资料

advertisement
国经 0901
韩泽夏
国关史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富尔顿演说:
二战之后,对苏“遏制政策”成为美国奉行的基本国家战略。1947 年,乔治凯南提出了
遏制理论。
在美国遏制政策正式出台之前,1946 年 1 月丘吉尔应邀访问美国。3 月 5 日,在杜鲁门
总统的陪同下,邱吉尔来到富尔敦的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了名为《和平砥柱》的演讲。丘
吉尔在演说中首次提出了“铁幕”的概念。他强调,东欧和中欧国家都处于苏联的势力范围
之内,而且共产主义“到处构成对基督教文明的日益严重的挑衅和危险”。同时,邱吉尔呼
吁以英国为首的西欧国家应当“团结一致”,并与美国建立“特殊的关系”,保护自身安全。
此演说引起了极大轰动。美国政府借此演说说出了自己的主张,同时该演说也表达了英
国企图借助美国的力量在欧洲抗衡苏联的愿望。3 月,斯大林回应了该讲话。总之,富尔敦
演说被认为是美英对苏联发动“冷战”的信号。
三环外交
是战后初期英国的外交政策。二战极大地削弱了大英帝国,因此战后加强“英美特殊关
系”便成为英国对外政策的基调。但英美之间也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英国还面临着与苏
联的对立,因此它希望欧洲大国能够联合起来,重建“欧洲大家庭”,便于英国发挥支配作
用。基于以上考虑,丘吉尔在 1948 年 10 月 9 日的英国保守党年会上正式提出“三环外交”
的具体设想。所谓三环指的是:英联邦和英帝国;包括美国在内的英语世界以及联合起来的
欧洲。丘吉尔声称,在这相互连接的三环中,英国是在每一环中都占有重要地位的唯一国家。
丘吉尔“三环外交”政策的根本目的。是希望与法德和解,恢复欧洲的均势,借助美国
的力量抗衡苏联,继续控制英联邦统治下的殖民地,以保持英帝国原有的大国地位。
第一次柏林危机
冷战爆发后,美国为了实现控制欧洲和对抗苏联的目的,采取了分裂和扶植德国的政策。
1947 年,美英促使法国同意法占区与英美占区合并。1948 年,美英等六国召开伦敦会议。
6 月 7 日,与会各国签署《伦敦协定书》,并发表了会议公报。6 月 18 日美英法宣布将在西
占区实行单方面的货币改革,奏响了德国分裂的序曲。
与此同时,苏联也在苏占区采取了一系列积极行动。其中包括成立了德国经济委员会以
独立管理苏占区的经济,退出盟国管制委员会,在苏占区实行币制改革等。6 月 24 日,苏
联出兵全面切断了西方占领区与柏林的水陆交通,第一次柏林危机爆发。货币改革引发了重
大的政治危机,德国在政治经济上全面走向分裂。
在经历了强烈的争论之后,杜鲁门总统决定美军必须留在柏林。为了避免与苏联发生正
面冲突,美国调动运输机进行持续的大规模空运,架起“空中桥梁”。同时,美英法对苏占
区进行反封锁。1948 年底柏林事实上已经分裂为两个独立的城市。
1949 年 1 月苏联领导人首先发出和解暗示。1949 年 5 月,苏美英法四国政府达成协议,
决定在 5 月 12 日解除封锁,5 月 23 日召开四国外长巴黎会议商讨德国问题。
美国利用柏林危机造成的国际紧张局势,加紧了分裂德国的步伐。6 月 20 日,巴黎外
长会议因美苏双方不肯让步而以失败而告终。9 月联邦德国成立,10 月民主德国成立。东西
德的相继建立,标志着德国的正式分裂。
国经 0901
韩泽夏
杜鲁门主义
1947 年 2 月,英国声称由于国内经济困难,无力继续援助希腊和土耳其,希望由美国
承担这项任务。为防止地中海地区成为苏联的势力范围,并乘机排挤英法在该地区的力量,
美国决定接手希腊和土耳其。1947 年 3 月 12 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宣
读了一篇咨文,声称希腊受到共产党领导的“几千名武装人员恐怖主义活动的威胁”,希腊
的邻国土耳其也需要美国支持,否则希腊一旦失陷,不仅直接严重地影响土耳其,“混乱和
无秩序状态就很可能扩及整个中东地区”,对全世界都有灾难性。因此,他要求国会向希腊
和土耳其提供四亿美元的援助,并选派美国文职和军事人员参与“重建”。
杜鲁门在解释这篇咨文时说:“这就是美国对共产主义暴君扩张浪潮的回答”,“这是美
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
美国的安全有关”。
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公开推行对苏冷战政策的重要步骤,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的正式破裂,
从此,美苏以欧洲为重点的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全面展开。
冷战
冷战是相当于战争行动而定义的。它指的是二战以后形成的以美苏为首的两大政治军事
集团之间的紧张的斗争与较量。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开始,以美苏争夺世界霸权为核心的
东西方冷战持续了近半个世纪之久,其间虽时有起伏,张弛相间,攻守之势也常有变化,但
美苏冲突与对抗一直是国际关系中的主流。直到 1990 年代初苏联解体为止。
纵观冷战的全过程,美苏之间的关系始终是冷战的核心内容,它左右着冷战的发展方向,
冷战的基本特征为:它既是战争又是和平。说他是战争,因为东西方之间的紧张对峙与冲突
包括战场上的较量始终不断。说他是和平,因为冷战的两个最主要的角色美苏之间从未发上
过直接的军事对抗。
遏制理论
二战结束后,美苏关系逐步恶化。1946 年 2 月 9 日,斯大林在莫斯科选民大会上发表
关于第一、二次世界大战均起源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演说被美国认为是“第三次世界大战
的宣言”。美国驻苏临时代办乔治•凯南给美国国务院发回一封 8000 字电报,提出对苏联实
行遏制政策的主张。1947 年 7 月,凯南在美国《外交季刊》上发表题为《苏联行为的根源》
的文章,提出了一整套“遏制”苏联的政策。
凯南认为,苏联有一种“传统的和本能的不安全感”,它导致苏联为了自己的安全利益
推行扩张政策。在他看来,苏联“听不进理智的逻辑,但对武力的逻辑却十分敏感。因此缘
故,当它在任何地方遇到强大的阻力,它都可以轻易的退却。因此,如果对方拥有足够的武
力,并表明准备使用武力时,实际上几乎用不着动武。如果对方正确地处理形势,就不必进
行有损威望的摊牌。”
凯南认为,“美国对苏政策的要旨在于,它必须是一种长久而耐心地,同时又坚定而警
惕地遏制苏联对外扩张倾向的政策”,经过长期的遏制,
“导致苏维埃政权的瓦解或逐步趋于
软化”。
乔治•凯南的遏制理论对战后初期美国政府对苏战略的确立和执行,产生了直接的重大
影响,它成为战后美国历届政府的一项基本对外政策。
马歇尔计划
二战后美国争夺全球战略重点欧洲的扩张计划。1947 年 6 月 5 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
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说,宣布了美国“援助欧洲”的方针。演说强调了欧洲的经济困难,必须
国经 0901
韩泽夏
获得大量的经济援助,来改善经济政治低迷的局面,并提出美国应尽其所能,帮助世界恢复
正常的经济秩序,从而保证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有良好的经济基础。
依据马歇尔计划,美国国会于 1948 年 4 月 2 日通过了“1948 年对外援助法”。该法案
规定:美国拨款援助西欧各国作为复兴战后经济之用;但受援国必须购买一定数量的美国货,
尽快撤除关税壁垒,取消或放松外汇限制,接受美国对使用美援的监督,保障美国私人投资
和开发的权利,削减同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等。
马歇尔计划原定期限 5 年,于 1951 年底提前结束,美国对欧洲共拨款 131•5 亿美元。
马歇尔计划促进了欧洲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
马歇尔计划使美国获得经济、政治和战略多方面的好处。在经济上促进了美国商品和
资本对西欧的输出,为美国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在政治上,抑制了西欧各国人
民的革命运动,削弱了意大利和法国共产党在国内的影响;在战略上,促进了西欧和美国在
对抗苏联战略上的接近和协调,为西方政治军事联盟的正式形成奠定了基础。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948 年 3 月英法等五国签署了目标主要针对苏联的《布鲁塞尔条约》,规定了各缔约国
在某成员国遭受侵略或攻击时要提供“能力所及的一切军事或者其它援助”。8 月 25 日,随
着此条约生效,布鲁塞尔组织正式成立。
但是美国和西欧都认为《布鲁塞尔条约》存在着极大的局限。一方面缔约国数目太少,
有效范围过于狭窄,无法满足美国大西洋安全的需要;另一方面条约涉及经济文化诸多方面,
是一个全面联盟,而且各缔约国必须向遭受攻击的盟友提供一切力所能及的援助,这会使美
国负担过重。因此美国国务院政策设计委员会提交了《关于西方联盟及其他问题的研究报
告》,主张美国与西欧国家签订共同防御协定。1948 年 6 月,美国参议院通过了一份有利于
美国建立大西洋联盟的议案。7 月,美、加和条约国家举行了关于建立大西洋联盟的正式会
谈。9 月,美国与条约国一致通过了名为《华盛顿文件》的备忘录。备忘录对将要建立的北
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性质、范围、缔约国承担的义务及其与欧洲其他组织的关系等等,做出了
明确规定。
1949 年 3 月 18 日,《北大西洋公约》条文正式公布。4 月 4 日,12 国在华盛顿举行了
条约的签字仪式。8 月 24 日,条约正式生效,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正式成立。北约最初缔约
国有 12 个,之后希腊、土耳其和联邦德国相继加入。北约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是理事会,
由各成员国的外交部长组成。它还拥有统一的军事指挥系统。北约的建立,标志着以美国为
首的大西洋联盟的形成。它加深了美苏之间的对立,推动着冷战向纵深方向发展。
蒙巴顿方案
即“印巴分治”方案。二次大战后,在工农运动的推动下,英印殖民军队中的印度士
兵行动起来并把反英斗争推向了高潮。1946 年孟买首先爆发了水兵反英起义,各地工农运
动高涨。英帝国主义迫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强大压力,调整了对印政策,被迫与印度资产
阶级妥协,在维护英联邦的前提下尽可能保留殖民利益。1947 年 6 月 3 日,英国驻印总督
蒙巴顿公布了新的印度独立方案,即《蒙巴顿方案》。蒙巴顿方案的主要内容:
(1)将印度分为印度教徒的印度联邦和穆斯林的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
(2)王公土邦在政权移交后享有独立地位,可分别加入印度联邦或巴基斯坦;
(3)巴基斯坦分为东西两部分,由西旁遮普、信德、西北边省和俾路支组成西巴基斯坦;
由东孟买加拉和阿萨姆的西尔赫特县组成东巴基斯坦
(4)原直属印度的其余部分组成印度联邦;
(5)作为自治领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建立政府和制宪会议,分别设立总督,仍为英联邦
国经 0901
韩泽夏
的成员国。
7 月,英国议会正式通过《印度独立法案》。1947 年 8 月 14 日,巴基斯坦宣告成立。
15 日印度宣布独立。1947 年 8 月 15 日,英国把在印度的政权分别移交给印度国大党和巴基
斯坦穆斯林联盟。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从此告终。英国在印度的经济利益基本未受影响,
而印度独立法规定的内容又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形成了一些争端,其中最严重的是克什米
尔问题,为印巴日后的长期冲突埋下了伏笔。
朝鲜战争
朝鲜战争是冷战的产物。二次大战后期,美苏以北纬 38 度线为分界线分区占领了朝
鲜。南北朝鲜走上了完全不同的政治道路。美苏撤军后,南北朝鲜都称自己是朝鲜的唯一合
法政府,都以推翻对方统一全国为目标。三八线上剑拔弩张,战争一触即发。
1950 年 6 月 5 日,朝鲜战争爆发。战争初期朝鲜人民军勇不可挡。9 月 15 日,美军在
仁川登陆并迅速扭转战局。金日成政府多次向中国政府求援。中国政府权衡利弊后,在 10
月 8 日发布了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命令。中朝共同作战,很快扭转了战局。从 1950 年 12 月
31 日至 1951 年 6 月 10 日,双方互有攻守,战线最后在三八线一带稳定下来。1951 年 7 月
10 日,双方在开诚进行谈判并于 53 年 7 月 27 日签署《朝鲜停战协定》和两个附件。
朝鲜战争是冷战中东西方阵营的第一次热战,双方都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停战协定的
签署使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安全得到了巩固。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威望空前提高。
美国在战后对亚太战略进行了调整,拼凑起对中国的包围圈。但也阻碍了我国解放台湾。
大规模报复战略
美国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制订的一种军事战略。1954 年 1 月 12 日,美国国务卿杜勒斯
在演说中重点阐述了从“遏制战略”改变为“大规模报复战略”的必要性。他认为朝鲜战争
不过是应急的权宜措施。他强调要采取“能够进行猛烈反击”的“大规模报复战略”。
该战略把重点放在发展核武器上,企图用“战争边缘政策”吓唬别国,迫使别国在恐
吓面前后退。该战略的含义是:公开申明对苏联的侵略将进行大规模报复,恰恰会排除实际
使用核武器的可能,由于美国的核优势和巨大的空中报复力量,仅仅发出威胁就足以使潜在
的对手却步。大规模报复战略的前提是美国可以用核轰炸破坏苏联城市、工业和军事设施而
不必担心苏联以同样的手段进行报复,也就是建立在美国对苏核力量的绝对优势的基础上。
但 50 年代中期以后苏联军事力量的迅速发展动摇了这一条件。1957 年 8 月,苏联“超
远程洲际弹道导弹”的成功发射,这从根本上动摇了“大规模报复战略”的基础。
万隆会议
万隆会议又称亚非会议,是亚非国家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下自行召开的会议。
由印度尼西亚、缅甸、锡兰(今斯里兰卡)、印度、巴基斯坦五国发起,于 1955 年 4 月 18
日至 24 日在印尼的万隆召开。有阿富汗、缅甸、中国、印度、日本、埃及等 29 个国家和地
区的代表出席会议。会议讨论了国际形势和有关亚非国家人民共同利害关系问题。中国代表
团团长周恩来在大会发言中阐述中国政府的基本政策主张,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为各
国代表普遍接受,为会议的成功奠定了基础。会议最后发表公报,共有 10 项,被人们称为
“万隆精神”。万隆会议是亚非国家民族解放运动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艾森豪威尔主义
是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冷战时期提出的一项对外政策。50 年代,在中东和北非民族
解放运动高涨的形势下,为遏制苏联对中东的影响,艾森豪威尔于 1957 年 1 月 5 日正式向
国经 0901
韩泽夏
国会提交一份关于中东问题的特别咨文。该咨文指出,“为维护中东国家的领土完整和政治
独立,抵抗共产主义的侵略”,要求国会授权总统在中东实行“军事援助和合作计划”。3 月
7 日美国国会通过决议。3 月 9 日由艾森豪威尔签署生效。决议宣称:保持中东地区国家的
独立和完整关系到美国的重大利益,授权总统动用 2 亿美元,给这些国家以经济和军事援
助:美国可在这一地区使用武力,以对付所谓“国际共产主义的武装侵略”。1958 年 7 月,
根据艾森豪威尔主义,美国出兵黎巴嫩,干预该国国内事务。
舒曼计划
二战之后,西欧在国际关系中的传统中心地位彻底丧失。之后,西欧各国调整了各自的
对外政策,积极支持欧洲联合,以维护自身安全和利益。
1950 年 5 月 9 日,法国外长舒曼提出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计划,即舒曼计划。
他主张以法国和西德的煤钢工业作为基础,以西欧其他国家的煤钢企业联合起来,在一个超
国家的机构下进行统一管理。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六国与 1950
年 4 月 18 日签署《欧洲煤钢联营条约》。欧洲煤钢共同体的运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成果。
美苏戴维营会谈
1959 年 9 月 15 日至 27 日,赫鲁晓夫访问美国,并与艾森豪威尔在戴维营进行了 3 天
非正式会谈,史称“戴维营会谈”。
会谈涉及 2 个主要问题。一个是裁军问题。苏联建议两国从其他国家撤军,拆除在外
国领土的军事基地。美国拒绝这个建议。艾森豪威尔提出两国停止制造和试验核武器,建立
国际监督机构,向双方开放领空,以便对方进行检查。苏联同样拒绝了这个方案。另一个重
大问题是柏林问题。赫鲁晓夫在此问题作了让步,表示不再坚持在一定期限内签署苏联东德
和约,柏林的未来应是一个有待谈判的正当议题。在此基础上,艾森豪威尔决定举行四国首
脑会谈并于 1960 年访苏。
戴维营会谈达到了美苏第一次缓和的顶点,并开创了两个超级大国通过首脑会晤形式
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
灵活反应战略
是美国在 60 年代推行的军事战略。1959 年由美国前陆军参谋长马克斯韦尔•泰勒上将
倡导,60 年代初为肯尼迪政府采纳。由于美国核垄断地位的丧失,艾森豪威尔政府奉行的
大规模报复战略对美国造成“瘫痪性影响”。1961 年肯尼迪政府上台后制定“灵活反应战略”,
抛弃大规模报复战略中片面依赖核武器的观念,规定应当建立多样化的军事力量,即在发展
核武器和导弹的时,加强常规兵力,增加在常规战争中使用的空军和海军力量,扩充陆军,
以便能打各种类型的战争,包括常规战争、核战争、特种战争、局部战争和世界战争,它以
常规战争作为到处挥舞的“剑”,以核力量为“盾”,打算以足够的非核部队同时在欧洲和亚
洲分别同苏联和中国打两场大战,并在其他地方对付规模不大的、称为“半个战争”的紧急
情况。这就是所谓的“两个半战争”。为了修改灵活反应战略,1965 年约翰逊政府提出“逐
步升级战略”,它是灵活反应战略的具体化。美国侵越战争的失败,宣告灵活反应战略以及
逐步升级战略的破产。
柏林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柏林。1948 年柏林被分为东、西两
部分。西柏林离联邦德国约 177 公里,去联邦德国的通道有 4 条铁路,4 条公路,两条水路
和 3 条“空中走廊”,但东、西柏林之间的边界是开放的。1961 年 8 月 13 日,民主德国为
国经 0901
韩泽夏
了制止公民自由外流和其他非法活动,沿西柏林边界构筑了隔离设施,包括高墙、铁丝网等,
45 公里横穿市区,120 公里包围西柏林,称之为“反法西斯防卫墙”,一般称为“柏林墙”。
东、西柏林交界处开了 9 个过境站。1989 年 11 月 9 日,民主德国开放柏林墙。1990 年 7 月
2 日,民德宣布全部拆除柏林墙。
欧洲经济共同体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元气大伤(使欧洲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军
事实力大量消耗,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国际地位显著下降。而欧洲各国在共同的地域,使欧
洲国家一直拥有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同时当时美苏冷战背景下,西欧受到美国的
控制和苏联的威胁,西欧为振兴经济,抗衡苏联、东欧,摆脱美国控制, 在战后经济的发展
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1957 年 3 月 25 日欧洲煤钢共同体成员国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
森堡六国在意大利首都罗马签订《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建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
约》
(通称《罗马条约》),1958 年 1 月 1 日条约生效,欧洲经济共同体正式成立。该组织的宗
旨是消除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壁垒,在各成员国之间废除阻止人员,服务和资本自由流通的各
种障碍;建立共同体统一的经济政策;实现资本、人员、商品和劳务在共同体内自由流动;设
立欧洲投资银行;设立一笔欧洲社会基金以便增进工人就业的机会,并促进工人生活水平的
提高。条约还规定,欧洲经济共同体设立会议,部长理事会和法院等机构。
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大大促进了成员国的对外贸易,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并为欧
洲联合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1967 年 7 月 1 日,欧洲经济共同体与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及 1952 年成立的煤钢共同体
的主要机构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1993 年欧共体改称为欧洲联盟,简称 ”欧盟”
简答题
美苏冷战爆发的原因:
三个分析层次:国际环境;国家行为动机(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领导人个人因素;
一、 国际因素
战后初国际环境的特点:
1、从战争到和平,和平政治取代战时政治。二战的结束动摇了美苏同盟的政治基础。
2、国际力量对比的“两极化”。
一极是凭借强大军事经济实力成为战后世界霸主的美国,另一极是世界军事政治强国苏
联。二战前美苏之间没有重大利害冲突,二战从根本上改变了美苏的关系。由于战争的进程,
美苏两大力量在欧洲、中东和远东等地区形成对峙。这种力量对比两极化状况,为美苏之间
的对抗创造了条件。
3、“权力真空”地带的出现
“权力真空”地带指曾处于法西斯铁蹄下的北欧、中东欧。太平洋岛国,东南亚国家及
原法西斯国家的属地与委任统治地。广大“权力真空”地带为两大国的斗争提供了场所。
二、 国家因素:
战后初,美苏各自信奉的意识形态是根本对立的,它们的国家利益也是相悖的。
苏联的国家利益:
1、确保国家安全,尤其是西部和东部边境的安全。2、争取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
苏联的对外政策目标:
巩固胜利成果,确保国家安全,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扩大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
国经 0901
韩泽夏
美国的国家利益:
1、填补真空,尽力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2、凭借实力,主导战后世界政治经济舞台。3、
遏制苏联。
美国的对外政策目标:
填补真空,尽力扩大势力范围,主导战后世界政治经济舞台,遏制苏联。
三、个人因素
美苏两国的领导人杜鲁门和斯大林都是在政治立场上的强硬派。美苏领导人和决策层对
彼此认识的差异与处理问题外交的方式或外交策略的不同也加剧了美苏对立。(下面内容不
计)
(杜鲁门具有强烈的排斥共产主义立场。他认为苏联继承了沙皇的扩张传统以及马列主
义的输出革命的信条, 将会向西方发动战争,会破坏他们的社会稳定和固有的生活方式、
价值观,从而达到在全世界实行共产主义统治。对此,他认为美国必须对苏联采取强硬的措
施,因而他制定了一系列的反共反苏政策。斯大林在对待苏联与美国的关系时显得较为冷静。
在处理国际关系上是个“极端的现实主义者——耐心,精明,不妥协。”却不能隐藏的大国
沙文主义及民族利己主义思想。)
综上所述,战后的国际环境为美苏对抗,由战时同盟走向冷战创造了条件。美苏两国意识形
态和国家利益的相悖,使两国间的冲突不可避免。两国领导人于对方的认识和处理外交的方
式,加剧了双方的对立,加速了冷战的到来
简述克什米尔问题
二战结束后,印度次大陆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获得独立。印巴分治的前一年,英国为
了在印巴之间制造矛盾,将穆斯林人数占 77%的克什米尔土邦出售给信仰印度教的查谟大
君。英国在《蒙巴顿方案》中规定:印度教徒居多数的地区划归印度,穆斯林占多数的地区
归属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可自由选择加入巴基斯坦或印度,或保持原来地位。因此,印巴分
治时,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未能得到解决。
印、巴分治后不久,双方为争夺克什米尔主权于 1947 年 10 月在克什米尔地区发生大
规模武装冲突,即第一次印巴战争。在联合国的干预下,1949 年初印巴在克什米尔划分了
停火线。克什米尔分为印控区和巴控区,印巴分别在各自控制区内建立了地方政府。1953 年
印巴总理发表联合公报宣布,克什米尔争端应通过克什米尔公民投票来解决。
1954 年,
印度借口巴基斯坦参加美国在东南亚组建的军事联盟,改变了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立场。此
后又爆发了两次印巴战争,双方在克什米尔地区不断发生交火。克什米尔争端成为印巴两国
关系紧张的主要问题。
简述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与第一次中东战争
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
1、早期历史
公元前 1025 年,犹太人移居巴勒斯坦并建立国家。但之后外族轮番占领,造成犹太人
的三次大流散。公元 132 年,犹太民族大起义反抗罗马入侵,但起义失败后,犹太人遭到大
规模屠杀,从而结束了犹太民族主体在巴勒斯坦生存的历史。
公元七世纪,巴勒斯坦并入阿拉伯帝国后,其居民、宗教、文化逐渐阿拉伯化,形成
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公元一世纪以来,巴勒斯坦的犹太人为数很少。
国经 0901
韩泽夏
2、犹太复国主义的由来
由于宗教文化、经济、政治原因,犹太人民长期遭受居住国,特别是欧洲一些国家统
治阶级残酷迫害,a 民族权利备受践踏,在此背景下产生的了犹太复国主义。同时犹太人对
犹太教的虔诚 b 信仰,是犹太复国主义思想形成、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C 殖民主义的鼓
吹和支持,促进了犹太复国主义思想的产生。
3、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发展
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得到了英美等国的支持。一战后英国获得了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
权。英国利用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矛盾,分别发表了支持犹太复国主义的《贝福尔宣言》和
有利于阿拉伯国家的《关于巴勒斯坦的白皮书》,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二战后,为扩大在
中东的影响,美国积极扶持犹太复国主义。1947 年 4 月,巴勒斯坦问题被提交联合国处理。
经联大表决,通过分治决议: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于 1948 年 8 月 1 日前结束;在委
任统治结束后的两个月内,成立犹太国(面积 1.4 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 56%)和阿拉伯国
(面积 1.1 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 44%);耶路撒冷及其附近地区(约 158 公里)由联合国
管理。
二、第一次中东战争(1948 年)
1948 年 5 月 14 日,以色列国宣布成立。犹太复国主义者从建国之日起,就制定了扩
大领土、吸收移民以建设大以色列的政策。阿拉伯国家抵制以色列国家的建立。1948 年 5 月
15 日,以色列建国的第二天,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国家发生战争,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战
争初期,阿方处于有利态势,后联合国在美国推动下通过停火协议,以色列得以喘息之机。
停火期满后,阿拉伯国家已处于劣势。1949 年,阿以双方签订了停战协议。
通过第一次中东战争,以色列控制了巴勒斯坦面积的五分之四和耶路撒冷新城,比分治决议
分割给以色列的领土又多出 6000 多平方公里。加沙地带被埃及占领,约旦河西岸和东耶路
撒冷为外约旦占领。分治规定建立的阿拉伯国始终未能建立起来。此后,恢复巴勒斯坦人民
的民族权力问题成为中东问题的核心。
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外交政策调整
赫鲁晓夫分析了新的世界局势,认为“世界战争可以避免”。(社会主义阵营的出现使
和平力量具备了防止了侵略的物质手段;同时,资本主义国家内部拥护和平的运动已成为防
止战争的一个强有力因素。)于是提出了“三和”路线,即“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
平过渡”:和平共处是苏联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也能和平共处;和平
竞赛之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体系的竞赛,社会主义体系必将取胜;和平过渡,指社会革
命的形式有多种,暴力和内战不是改造社会的唯一途径。
1、赫鲁晓夫摒弃了斯大林时代与西方国家针锋相对、强硬对抗的外交方针。他以缓和
取代全面对抗,从而使苏联赢得了外交主动权与较大的活动空间。其对西方的和平攻势,迫
使西方承认了苏联在东欧的势力范围并扩大了苏联的国际影响。
2、但赫鲁晓夫把美苏之间的“和平共处”作为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政策的总路线,
要求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政策服从于苏联的国家利益,大国主义思想暴露无遗。赫鲁晓
夫没有完全突破斯大林时期的思想理论框架,也不可能突破苏联长期形成的大国沙文主义思
想的局限性。
第二次柏林危机与柏林墙的建立
1961 年肯尼迪就任美国总统。美苏于 6 月初举行了第二次美苏首脑会谈。会谈期间,
赫鲁晓夫发出了关于柏林问题的最后通牒。7 月赫鲁晓夫宣布停止裁军,随后双方态度逐渐
强硬起来,美苏军费预算都大幅提高。
国经 0901
韩泽夏
此时的柏林处于一片混乱之中,东柏林逃往西柏林的人数急剧增加。8 月 12 日至 13 日
的夜间,东德在西柏林四周拉起铁丝网,四天后,用混凝土修筑的持续近 30 年的柏林墙最
终建立起来。
形势危急,大战一触即发。美苏双方都发出了大量言辞激烈的讲话、声明、照会等,并
做出一系列表明坚定立场的姿态。华约和北约都举行了军事演习。柏林墙的建造使大批东德
人逃亡的压力暂缓,美国又表示愿意同苏联有所缓和。赫鲁晓夫在此情况下,主动平息了柏
林危机。
古巴导弹危机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
背景:
自 19 世纪末美西战争以来,古巴实际上一直是美国控制下的半殖民地。但 1959 年 1
月,古巴革命取得胜利,并不断深入,使美国感到地位受到严重威胁,美古关系迅速紧张。
1960 年 5 月,古巴同苏联恢复外交关系,并宣布自己为社会主义共和国,美古关系更加恶
化。1961 年 1 月 5 日,美国宣布同古巴断绝外交关系。
过程:
古巴独立后,1961 年 4 月在美国策划下发生猪湾事件。苏联以“保卫古巴”为名,从
1962 年 7 月下半月开始,把进攻性导弹秘密运进古巴,以加强对美国的威慑力量。10 月中
旬,美国根据 U—2 型飞机的侦察,得知古巴正在修建针对美国的中、远程导弹发射场。美
国随即采取武装封锁古巴,拦截并强行检查可能前往古巴的舰船等行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和华沙条约组织的武装力量纷纷进入戒备状态。赫鲁晓夫一方面强硬地声称导弹部署得有
理,另一方面,开始寻求与美国妥协。最终两国首脑达成协议:苏联从古巴撤走导弹,美国
保证不入侵古巴。苏联同意撤走部署在古巴的导弹和轰炸机后,美国宣布解除对古巴的海上
封锁。古巴导弹危机就此平息。
影响:
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以包括核武器在内的军事手段进行的一次空前危险的对抗,冷战
被推倒了核大战的边缘。这场危机与在此之前的第二次柏林危机成为冷战以来美苏关系的转
折点。美苏更深刻地认识到双方在避免核对抗、维持核垄断方面有着相吻合利益。古巴导弹
危机成为国际力量分化的催化剂。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民族独立国家为摆脱大国控制,避免卷入大国争斗,维护国
家主权和独立,发展民族经济,采取了和平、中立和不结盟的对外政策。1955 年的万隆会议
本着求同存异原则,通过了团结反帝的纲领,显示了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巨大力量,给不结
盟运动以思想启示和政治推动。这些新独立的国家面临着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大国操纵国
际事务的强权政治仍然是国际关系的现实。第三世界的广大国家决心摆脱大国的控制,奉行
独立自主 不结盟的外交政策,不结盟运动应运而生。
非洲独立运动的原因及发展阶段
原因:
1.二战后的国际环境发生了有利于非洲人民斗争的重大变化。经过二战,日、意、德战败,
英法力量削弱,西方力量自顾不暇,无力再对非洲进行殖民运动。
2.二战后,大规模兴起的民族解放运动鼓舞了非洲人民的斗志。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大规模
兴起,中国革命的胜利,朝鲜战争的胜利,印度的独立,万隆会议的召开都大大促进了非洲
国经 0901
韩泽夏
人民的独立斗志。
3.非洲的社会经济发展为独立运动奠定了基础。二战期间,西方国家为满足战争需要,扩大
了在非洲的投资,随着外资产业的增加,非洲本国经济兴起,民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和知
识分子的队伍也扩大了,成为独立运动的主要力量。
4.战争教育了非洲人民,培养了民族革命的力量。战争中,数以万计的非洲人民参加了反法
西斯战争,与战争中经受了锻炼、提高了觉悟,成为战后非洲独立的主要力量。
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二战结束到加纳和几内亚独立;
第二阶段:1958 年—整个 60 年代。非洲独立运动由北向南往前推进。至此,非洲共有 41 个
独立自主的国家。
戴高乐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形成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实施
形成背景:
二战期间,罗斯福总统长时间漠视戴高乐领导的“自由法国”,而同维希政权保持外交关系。
而且美国一直把法国排斥于处理战后欧洲命运之外,二战期间的三次重要会议法国均被拒之
门外。在戴高乐 12 年的隐居生活中,美国依然没有把自己的命运与法国联系在一起,甚至
为了自身利益不惜背叛盟友。戴高乐认识到法国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才能成为世界强国。所
以他于 1959 年 1 月就任法兰西第五共和国首任总统后,坚决执行独立自主的对外方针。
主要内容及其实施:
A 独立核防务是戴高乐的首要目标。戴高乐致力于发展法国的独立核力量。拒绝了美国的多
边核力量计划和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宣布撤出大西洋舰队,退出了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
B 实现法德合作是戴高乐的第二个目标。在双方利益驱动下,法德两国逐渐靠拢。两国就外
交、防务、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合作达成了协议。
C 调整改善了与苏联和中国的关系。1966 年 6 月,戴高乐出访莫斯科,开创了西欧对苏联
及东欧由冷战到缓和、由对抗到对话的转变。跨出了 70 年代东西方缓和的第一步。在对苏
实行缓和战略的同时,戴高乐积极发展与中国的关系。1964 年,中法两国建交。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