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ed by ieso85231

意識哲學與科學第六組

advertisement
第六組
財金一 陳柏宇408515012
財金一 鄭閎文408515045
財金一 黃靖幃408515011
對改變的視盲
大部分人都沒有看到差別,但其實有。
我們以為我們有看到改變的部份,其實沒有。
錯覺
是指視覺場景中的某些變化並無被觀察者注意到的心理
現象。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包括場景中的障礙物,眼球
運動、地點的變化,或者是缺乏注意力等。
人們未能發現某些場景已經跟之前不一樣了。
不論這些改變是否在觀察者的預期中,其主要特徵
是觀者就算一刻不錯過地緊盯著場景,也無法察
覺,而必須比較改變前後的狀態,才能有所知悉。
我們的大腦無法在第一次看到畫面的時候就建立完整的心像
(Visual Image),而是將看到的影像保存在後頂葉皮質裡,但是
後頂葉皮質的大小有限,不能將全部的畫面都儲存,所以它將一些重
要部分記下,忽視了其它部分,因此在眨眼的前後,只要重要部分不
變,就不會察覺到任何改變。
這些現象的原因是,這些方式使我們的突現 機制和運動偵測系統不
再靈活運作,這些系 統通常會提醒我們哪裡有改變。沒有這些系 統,
我們只能依賴在記憶,而記憶能做的對 我們所看到的來說似乎是非
常有限。
因為我們想像當我們看著四周事物時,我們會在每一瞥中不斷接收所
有的細節直到我們知道所有的細節。(自然通俗的理論解釋)
 根據視覺給我們的感覺,我們想像它就是這麼運作的。
 但我們仍然沒有注意到照片中一些變化(欄杆的消失)
 造成理論解釋上的錯誤最可能的關鍵因素便是[注意力]
 如果對某事物付諸注意力是否就能避免這種視盲?
答:不一定
https://youtu.be/bh_9XFzbWV8
我們的想法:正常情況下我們認為是的,但在以下影片中,我們認為不
是,我們能發現不只需要注意,而更是需要注意到正確的地方。
 如果有意識到兩張圖的全部細節,則可以知道兩張圖不同之處.
 然而這個假設背後的理由似乎並不那麼 有根據 ,即使我們反對
這個假設,似乎也沒有明顯的問題.我們可以假設意識和比對兩
個視覺意識的內容差異是兩個不同機制.就好像一個相機 可以
完整地拍了兩個影像之後,並沒有進行比對兩者差異的程序或功
能.
 想像你自己正在看一段一分鐘的影片,裡面有兩組人在一個小空
間裡玩籃球,每組三人,分別穿著白色與黑色上衣,兩組人員彼
此交互穿梭地傳著兩顆球。你的任務是計算白組傳球的次數,而
由於六個人交錯移動,因此這項任務並不容易辦到。不料,35秒
後,一隻大猩猩出現,直直走進這群人之間,大捶胸膛一番後離
開,共歷時9秒鐘。請問,你看見這隻大猩猩了嗎?
 大部份的人都認為自己看得到。但事實上,在這項由美國伊利諾
大學的席曼斯與哈佛大學的查布利斯所設計的實驗中,有50%的
受試者並未看到大猩猩,甚至根本沒注意於到任何不對勁。這個
效應稱為「不注意視盲」:許多人在專注(注意力)於某件事的
時候,會對眼前發生的事情視而不見;比如說,開車時使用行動
電話,便可能會忽略掉前方有一隻正在過馬路的大猩猩。
 https://youtu.be/vJG698U2Mvo
 實驗顯示出我們感知上的過度自信,以及對大腦運作方式的根本誤解。
很多人將我們的眼睛視為錄影鏡頭,而大腦就像是等著輸入感官訊息的空
白錄影帶。在這種思考模式之下,記憶不過就是在腦袋中的電影院裡倒帶
重播,而大腦皮質的司令官則負責觀看這部影片,再向層級更高的首腦報
告自己看到了什麼。
 但事實並非如此。感知系統與分析資料的腦可要複雜得多,也因此,當我
們專注於某件事時,從我們眼前經過的其他諸多事物就變得 視而不見。
 跟改變視盲的相異之處在於,它不需要比較當下和記憶中的場景,而是人
們未能注意到預期外的物體,即使就在他們眼前。
 注意力的功用:你沒有注意,就很難記憶,因為每個人的注意力有限,所
以當專注處理一件事情時,分配到其他事情的注意力就會相對減少。
不注意盲視是發生在「無預期的狀況」下發生的!
改變盲視則是發生在無法查覺「前一秒鐘影像」與「此時影像」的差別!
對改變的視盲(無法看到明顯的改變) 相似的視覺經驗中有事物改變。依
賴於對先前視覺經驗的記憶,以及對前後視覺經驗的比較能力。通常發
生在眼球移動時。
就算目標清楚可見,但如果我們的注意力專注在其他地方就可能完全看
不到它們這種現象稱為『不注意盲視(Inattentional Blindness)』
當我們太專心於某一點時,大腦可能會將資源都壓在這點,對
周邊其他事務的處理可能轉變為自動化模式,此時發生的一切
都將是預期之中,不會有意料之外的事發生,因此這時周圍發
生的事就變成『不注意盲視』
『改變盲視』則是發生在當我們太專注於一個情境時,就算過
程被打斷,因為太專注於情境中,所以不會注意到某些內容的
改變
注意力是創造出兩者情況最重要的因素!
 https://pansci.asia/archives/55042
 https://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featu
rearticles&id=3237
 https://www.facebook.com/145235775544074/po
sts/675918535793282/
 http://psychologist301.blogspot.com/2016/07/p
okemon-go.html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