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組 財金一 陳柏宇408515012 財金一 鄭閎文408515045 財金一 黃靖幃408515011 對改變的視盲 大部分人都沒有看到差別,但其實有。 我們以為我們有看到改變的部份,其實沒有。 錯覺 是指視覺場景中的某些變化並無被觀察者注意到的心理 現象。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包括場景中的障礙物,眼球 運動、地點的變化,或者是缺乏注意力等。 人們未能發現某些場景已經跟之前不一樣了。 不論這些改變是否在觀察者的預期中,其主要特徵 是觀者就算一刻不錯過地緊盯著場景,也無法察 覺,而必須比較改變前後的狀態,才能有所知悉。 我們的大腦無法在第一次看到畫面的時候就建立完整的心像 (Visual Image),而是將看到的影像保存在後頂葉皮質裡,但是 後頂葉皮質的大小有限,不能將全部的畫面都儲存,所以它將一些重 要部分記下,忽視了其它部分,因此在眨眼的前後,只要重要部分不 變,就不會察覺到任何改變。 這些現象的原因是,這些方式使我們的突現 機制和運動偵測系統不 再靈活運作,這些系 統通常會提醒我們哪裡有改變。沒有這些系 統, 我們只能依賴在記憶,而記憶能做的對 我們所看到的來說似乎是非 常有限。 因為我們想像當我們看著四周事物時,我們會在每一瞥中不斷接收所 有的細節直到我們知道所有的細節。(自然通俗的理論解釋) 根據視覺給我們的感覺,我們想像它就是這麼運作的。 但我們仍然沒有注意到照片中一些變化(欄杆的消失) 造成理論解釋上的錯誤最可能的關鍵因素便是[注意力] 如果對某事物付諸注意力是否就能避免這種視盲? 答:不一定 https://youtu.be/bh_9XFzbWV8 我們的想法:正常情況下我們認為是的,但在以下影片中,我們認為不 是,我們能發現不只需要注意,而更是需要注意到正確的地方。 如果有意識到兩張圖的全部細節,則可以知道兩張圖不同之處. 然而這個假設背後的理由似乎並不那麼 有根據 ,即使我們反對 這個假設,似乎也沒有明顯的問題.我們可以假設意識和比對兩 個視覺意識的內容差異是兩個不同機制.就好像一個相機 可以 完整地拍了兩個影像之後,並沒有進行比對兩者差異的程序或功 能. 想像你自己正在看一段一分鐘的影片,裡面有兩組人在一個小空 間裡玩籃球,每組三人,分別穿著白色與黑色上衣,兩組人員彼 此交互穿梭地傳著兩顆球。你的任務是計算白組傳球的次數,而 由於六個人交錯移動,因此這項任務並不容易辦到。不料,35秒 後,一隻大猩猩出現,直直走進這群人之間,大捶胸膛一番後離 開,共歷時9秒鐘。請問,你看見這隻大猩猩了嗎? 大部份的人都認為自己看得到。但事實上,在這項由美國伊利諾 大學的席曼斯與哈佛大學的查布利斯所設計的實驗中,有50%的 受試者並未看到大猩猩,甚至根本沒注意於到任何不對勁。這個 效應稱為「不注意視盲」:許多人在專注(注意力)於某件事的 時候,會對眼前發生的事情視而不見;比如說,開車時使用行動 電話,便可能會忽略掉前方有一隻正在過馬路的大猩猩。 https://youtu.be/vJG698U2Mvo 實驗顯示出我們感知上的過度自信,以及對大腦運作方式的根本誤解。 很多人將我們的眼睛視為錄影鏡頭,而大腦就像是等著輸入感官訊息的空 白錄影帶。在這種思考模式之下,記憶不過就是在腦袋中的電影院裡倒帶 重播,而大腦皮質的司令官則負責觀看這部影片,再向層級更高的首腦報 告自己看到了什麼。 但事實並非如此。感知系統與分析資料的腦可要複雜得多,也因此,當我 們專注於某件事時,從我們眼前經過的其他諸多事物就變得 視而不見。 跟改變視盲的相異之處在於,它不需要比較當下和記憶中的場景,而是人 們未能注意到預期外的物體,即使就在他們眼前。 注意力的功用:你沒有注意,就很難記憶,因為每個人的注意力有限,所 以當專注處理一件事情時,分配到其他事情的注意力就會相對減少。 不注意盲視是發生在「無預期的狀況」下發生的! 改變盲視則是發生在無法查覺「前一秒鐘影像」與「此時影像」的差別! 對改變的視盲(無法看到明顯的改變) 相似的視覺經驗中有事物改變。依 賴於對先前視覺經驗的記憶,以及對前後視覺經驗的比較能力。通常發 生在眼球移動時。 就算目標清楚可見,但如果我們的注意力專注在其他地方就可能完全看 不到它們這種現象稱為『不注意盲視(Inattentional Blindness)』 當我們太專心於某一點時,大腦可能會將資源都壓在這點,對 周邊其他事務的處理可能轉變為自動化模式,此時發生的一切 都將是預期之中,不會有意料之外的事發生,因此這時周圍發 生的事就變成『不注意盲視』 『改變盲視』則是發生在當我們太專注於一個情境時,就算過 程被打斷,因為太專注於情境中,所以不會注意到某些內容的 改變 注意力是創造出兩者情況最重要的因素! https://pansci.asia/archives/55042 https://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featu rearticles&id=3237 https://www.facebook.com/145235775544074/po sts/675918535793282/ http://psychologist301.blogspot.com/2016/07/p okemon-g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