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ed by gmyhleung

Public Lecture 4

advertisement

公眾考古學 HIST 5515B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

比較及公眾史學文學碩士課程

2015-2016 年度 上學期課程

第四講 考古文化遺產的保護:國際文件、

憲章、公約和機構

二零一五年九月三十日

《有關歷史性紀念物修復憲章》

雅典憲章

1931

•1931年國際博物館辦事處在雅典舉行的第

一屆古迹修復建築師和技師國際會議大會

通過

•歷史上第一次給文化遺產加上 國際性的概

•憲章共有七條决議

雅典憲章

1931

1.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for

Restoration on operational and advisory levels are to be established.

2. Proposed Restoration projects are to be subjected to knowledgeable criticism to prevent mistakes which will cause loss of character and historical values to the structures.

3. Problems of preservation of historic sites are to be solved by legislation at national level for all countries.

雅典憲章

1931

4. Excavated sites which are not subject to immediate restoration should be reburied for protection.

5. Modern techniques and materials may be used in restoration work.

6. Historical sites are to be given strict custodial protection.

7. Attention should be given to the protection of areas surrounding historic sites.

《武裝衝突情況下保護文化財產公約》

(海牙公約) 1954

•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

於1954年5月14日在海牙通過,

並有九十二個國家共同簽訂第

一份協定書(First Protocol)

•締約國應編制一份“受特別保

護文化財產國際登記冊”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應編制一份

名冊,載有各締約國所提名有

資格履行文化財產職責的一切

專員和官長

《武裝衝突情況下保護文化財產公約》

(海牙公約) 1954

• 1999年海牙外交會議上通過公約的

第二份協定書(Second Protocol) ,

至2004年3月正式生效。

• 第二份協定書加入刑事責任和審判

條款,並成立武裝衝突情況下保護

文化財產國際委員會和基金,定期

開會檢討工作成效。

• 又要求締約國強化保護文化遺產法

例、軍事條例,以及加強對軍事人

員和公民的培訓,並增加資訊流通。

伊拉克國家博物館,2003年

國家博物館

National Museum of Iraq Reopened on

21 August 2014, After Ten Years

A cloud of dust following the ancient Assyrian city of Nimrud being blown up by Islamic State, 2015

敍利亞帕米拉古城,被列入聯合國文化遺產

的各項古迹遭IS炸毀

敍利亞內戰,大量古迹文物毀於戰火

關於適用於考古發掘的國際原則

的建議

1956

• 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大會第九屆

會議於1956年12月5日在新德里通過。

• 文件的內容包括:

Ⅰ.定義

考古發掘

受保護的財產

Ⅱ.總則

考古遺產的保護:各國須立法保護國內考古遺產

保護機構:考古機構應盡可能是中央國家部門。

設立中央和地區收藏。

公眾教育:為鼓勵公眾參觀遺址,各成員國應作

出一切必要安排 , 以便公眾能進入遺址。

Ⅲ.關於發掘和國際合作的規則

Ⅳ.古物貿易

Ⅴ.制止私自發掘和考古發掘物非法出口

Ⅵ.被占領土內的發掘

Ⅶ.雙邊協議

關於適用於考古發掘的國際原則

的建議

1956

•1959年,在羅馬成立「國際文物保護與修

復研究中心」(ICCROM)

《國際古跡保護與修復憲章》

威尼斯憲章

1964

•第二屆歷史古跡建築師及技師國際會

議于1964年5月在威尼斯通過。

•憲章條文共十六條,涵蓋:定義、宗

旨、保護、修復、發掘、出版各方面。

•考古發掘

威尼斯憲章 1964

第十五條:「發掘應按照科學標準和聯合

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1956年通過的適

用於考古發掘國際原則的建議予以進行。

遺址必須予以保存 ,並且必須採取必要措

施,永久地保存和保護建築風貌及其所發

現的物品。此外, 必須採取一切方法促進

對古跡的瞭解 ,使它得以再現而不曲解其

意。然而對 任何重建都應事先予以制止 ,

只允許重修,也就是說,把現存但已解體

的部分重新組合。所用粘結材料應永遠可

以辨別,並應儘量少用,只須確保古跡的

保護和其形狀的恢復之用便可。」

威尼斯憲章 1964

Abu Simbel (阿布辛貝

勒神廟) Re-location

Temple of Ramesses II

Temple of Ramesses II

Nefertari Temple

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

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Monuments and Sites (ICOMOS) 1965

•致力促進和提高古跡、建築群及遺址的保存、保護、

修繕和加固的理論、方法和科學技術。

•1965年在波蘭華沙成立,是古跡遺址保護和修復領

域唯一的國際非政府組織。

•至2014年,在世界各地擁有一百零一個國家委員會,

並組織建立了二十七個各種主題的國際科學委員會。

目前,組織會員共約一萬一千人。

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

(ICOMOS) 1965

•中國於1993年加入該組織,並成立了國際古

跡遺址理事會中國委員會(ICOMOS China),

即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

•自1965年以來通過了一系列憲章,為各國的

古迹遺址保存提出專業指引,促進專業技術

的交流。

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

1972

•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大會第十七屆會議於

1972年11月16日在巴黎通過。

•世界遺產委員會

•世界遺產名錄

•處於危險的世界遺產名錄

•三個官方諮詢機構: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ICOMOS)、

國際文物保護與修復研究中心(羅馬中心) (ICCROM))、

國際自然及自然資源保護聯盟 (World Conservation

Union)。

世界遺產名錄

秦始皇陵大遺址保護

關於禁止和防止非法進出口文化

財產和非法轉讓其所有權的方法

的公約

1970

•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大會第十六屆

會議於1970年11月在巴黎通過。

•締約國應設立保護文化遺產的國家機構,配

備足夠人數的合格工作人員;並制訂防止重

要文化財產的非法進出口和非法轉讓的法律。

•締約國承擔發放適當證件,出口國將在該證

件中說明有關文化財產的出口已經過批准。

關於禁止和防止非法進出口文

化財產和非法轉讓其所有權的

方法的公約

1970

•公約的弊端,在於只要求締約國立法管制

文物非法出口,卻沒有相應要求管制文物

非法進口。

•博物館、圖書館和檔案館作為文化機構應

保證根據普遍公認的道義原則彙集其收藏

品。

The Euphronios krater first appeared at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in 1972

Returned to Italy by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in January

2008, together with another 20 treasures

Miho Museum

關於禁止和防止非法進出口文化財產和

非法轉讓其所有權的方法的公約 1970

•美國於1983年加入公約,卻拒絕執行公約第10a條

•第10條 本公約締約國承擔: a. 通過教育、情報和防範手段,限制非法從

本公約締約國運出的文化財產的移動,並視各國

情況,責成古董商保持一份記錄,載明每項文化

財產的來源、提供者的姓名與住址以及每項售出

的物品的名稱與價格,並須把此類財產可能禁止

出口的情況告知該項文化財產的購買人,違者須

受刑事或行政制裁。

關於禁止和防止非法進出口文化財產和

非法轉讓其所有權的方法的公約 1970

•英國、日本到2002年才加入公約

•丹麥、瑞典、瑞士至2003年才加入

•英國到2003年12月才通過法例,把進口從

別國非法盜取的文物列為刑事罪行。

•歐盟國家之中,奧地利、愛爾蘭、立陶苑、

盧森堡和馬爾他仍未加入公約

《國際統一私法協會關於被盜或

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約》1995

•國際統一私法協會於1995年在羅馬通過

•容許個人以私人名義向其他國家追討被盜

的文物

•中國於1997年向協會遞交公約確認書,並

聲名中國保留收回本公約生效前被盜和非

法出口的文物的權利,以及根據公約第三

條第五款的規定,中國關於返還被盜文物

的申請受七十五年的時效限制,並保留將

來根據法律規定延長時效限制的權利。

唐武惠妃石槨

• 2004 年,西安市

大兆鄉龐留村唐

玄宗寵妃 —— 武

惠妃的敬陵被盜

掘 ,將彩繪石槨

分解盜出後運往

廣州,後走私出

國,最終落入美

國一名古董商人

之手。

• 石槨外形如仿真

宮殿,由三十四

塊石板組成,重

約二十六噸。

• 2006

年西安警方破獲的一個特大盜墓團夥

在主犯楊彬的手提電腦中第一次看到了武惠妃石槨的照片

石槨以

100

萬美元被賣給了一名美國古董商

• 此後四年中,經過警方的努力,兩次分別在香港和西安與買家的代理人

談判,最後美國買家答應無條件歸還石槨 。

• 石槨是根據 1995 年國際統一私法協會通過的“關於被盜或者非法出口

文物的公約”追索回來

2015年3月份這尊肉身坐佛像被發現在匈牙利自然歷

史博物館展出。國家文物局確認該佛像是1995年福建

陽春村普照堂被盜遺失的宋代章公祖師像。

章公祖師北

宋年間圓寂

後,被鍍金

塑成佛像,

因真身的四

肢和身首俱

全,因此稱

為“六全祖

師”

坐墊上寫有

“六全祖師”

字樣

Niniveh

Niniveh

Isin

Isin

Umm al-Aqarib

考古遺產管理國際委員會

(ICAHM) 1990

•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屬下的一個科學

委員會,成立於1990年

•宗旨是促進國際社會在考古遺產管理

方面的合作,為考古學者、决策者和

其他相關的專業人士,提供交流意見

和研究心得的平台。

考古遺產保護與管理憲章 1990

•由考古遺產管理國際委員會草擬,並在國際古跡

遺址理事會全體大會第九屆會議於1990年10月在

洛桑通過。

•規定了有關考古遺產管理不同方面的原則,其中

包括公共當局和立法者的責任,有關遺產的勘察、

勘測、發掘、檔案記錄、研究、維護、保護、保

存、重建、資訊資料、展覽以及對外開放與公眾

利用等的專業操作程式規則以及考古遺產保護所

涉及的專家之資格。

考古遺產保護與管理憲章 1990

•準則共九條:

(一) 定義與介紹

(二) 整體保護政策 : 考古遺產是一種容易損壞、不

能再生的文化資源。因此,土地利用必須加以控

制並合理開發,以便把對考古遺產的破壞減小到

最低限度

(三) 立法和經濟:考古遺產的保護應看作是全人類

的道德義務,此項義務必須通過相應的立法以及

支援遺產有效管理計畫的足夠資金的規定加以確

認。

(四) 勘察 : 對考古遺產的保護必須以對其範圍和性

質盡可能的全面瞭解為基礎。

考古遺產保護與管理憲章 1990

(五) 調查研究 : 考古知識主要基於對考古遺產的科

學調查研究。

(六) 維護與保護 : 考古遺產管理的總體目標應是就

地保存古跡和遺址,包括對一切相關的記錄和藏

品等進行適當的長期保護與保管。

(七) 展出、資訊資料、重建:向民眾展出考古遺產

是促進瞭解現代社會起源和發展的至關重要的方

法。

(八) 專業資格:在各個不同學科擁有至高學術水準

對考古遺產的管理極為重要。

(九) 國際合作 : 考古遺產是全人類共同遺產,因

此,國際合作在制定和維持其管理標準方面極為

重要 。

保護和管理水下文化遺產憲章 1996

•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全體大會第十一屆會

議於1996年10月在索菲亞通過。

•條文共十五條,對水下文物保護和水下考

古操作定下專業準則。

保護水下文化遺產公約 2001

•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大會第三十

一屆會議於2001年11月3日在巴黎通過。

•於2009年1月2日正式生效。

•至2015年共有五十一國家加入公約 。

保護水下文化遺產公約 2001

•公約四個要點:

第一,簽約國有義務保護海底遺產;

第二,這些文化遺產應保留在原來的位置,即海

底深處;

第三,禁止以商業為目的進行開發活動;

第四,各國之間加強合作,增強人們對海底考古

的瞭解,向民眾強調海底遺產的重要性。

•公約附件:〈有關開發水下文化遺產之活動的規

章〉共36條。

國際文化旅遊憲章 1999

•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全體大會第十二屆會議於

1999年10月在墨西哥通過。

•憲章制訂六大原則:

1. 鼓勵公眾意識

2. 動態的管理關係

3. 確保帶給遊客一段有價值的經歷

4. 讓東道主和土著社區一起參與

5. 為當地社區提供利益

6. 負責任的推廣計劃

2012年10月3日

,兵馬俑博物

館接待了十一

萬名遊客

• 2014年9月起,參觀敦煌莫

高窟,必須提前通過網路

平臺預約購票。

• 每日預約參觀莫高窟的遊

客上限為六千人。

• 遊客預約後,先到莫高窟

數位展示中心體驗“數位

敦煌”和瞭解敦煌文化,

然後前往實體洞窟參觀。

• 往年參觀旺季,莫高窟窟

區一個參觀時段客流峰值

在2200人次左右,而實施

新參觀模式後,通過合理

分流,有序參觀,下降到

1200人次左右。

文化遺址詮釋和展示憲章 2008

•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全體大會第十六屆會議於

2008年10月在魁北克通過。

•憲章確立了七條準則:

1. 接觸管道和理解

2. 信息源

3. 文脈和背景環境

4. 真實性

5. 可持續性

6. 涵蓋與包容面

7. 研究、培訓和評估

考古與公眾:過去的尋問

• 個人和社羣的文化身份

• 民族身份

• 民族主義:巨大的意式形態和政治力量

• 經濟力量:文物市場、文化旅遊

• 誰擁有我們的過去?

• 誰有權詮釋和展示我們的過去?

Essay Tropics

• The effects/ effectiveness of legislation in archaeology- in terms of protection etc.

• The media and archaeology

• Archaeology and nationalism

• Repatriation of archaeological material

• Illicit trade in antiquities/ Treasure hunting

• Tourism and archaeology

• Archaeology and politics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