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ed by gmyhleung

Lecture 1 9.9.2015

advertisement
公眾考古學 HIST 5515B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
比較及公眾史學文學碩士課程
2015-2016年度 上學期課程
第一講 考古學概說
二零一五年九月九日
課程範圍
 考古學是什麼?
 考古的歷史
 田野考古技術
 考古學如何重構我們的過去
 香港和中國考古概況
 考古資料的保護和管理
 考古與公眾的關係
 國際保護考古遺產的公約、法規、機構
 水下考古
課程評核
 課堂出席率 – 10%
 導修 – 20%
 考察報告(不少於2,500字) – 20%
 論文(不少於5,000字) – 50%
考察
2015年9月26日(星期六)
必須出席


上午:香港文化博物館文物修復室
下午:九龍寨城公園、宋王台
導修
2015年10月7日
 主題:土瓜灣沙中線發現的考古遺存應如何
保存?可否發展成為考古公園?保育與發展
之間如何取得平衡?
 學生分六組,每組需作一次powerpoint
presentation,長約十分鐘。同時,每組提交
一份報告,長約三千字。
考察
2015年11月1日(星期日)
必須出席

上午:大埔碗窰青花窰址
考察報告
 主題:大埔碗窰遺址保育計劃書
 需於考察後兩星期內提交
 可提交小組報告,以二人為限
 字數:每位學生最少二千五百字
論文
 題目自選,需於十月底前擬定題目
 每學員一份,不少於五千字
 須於十二月八日中午或之前準時提交
第一講:考古學概說
考古學是什麼?
 研究人類的物質文化遺存,包括遠古至近代
 通過科學的考古發掘
 目標是透過各類文化遺存去重建古人類的生
活和歷史
考古學是什麼?
舊石器時代遺址
北京猿人,約五十萬年前
舊石器時代遺址
 南非地下山洞發現二百萬年前新型類人物種
近代遺址
考古學簡史
 1748年意大利龐貝古城被發現,
引來不少尋寶式發掘
 Thomas Jefferson (1743 –
1826) :1784年,對一座印第
安人的小圓丘進行科學發掘,
因而被尊為考古學之父
 James Hutton (1726-1797) 1785發表Theory of the Earth,
為後來考古地層學的基礎
Thomas Jefferson
3rd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1801-09
Indian burial mound, Ohio
考古學簡史
意大利龐貝古城
1748年龐貝古城
被發現
1860年,意大利
政府委任
Giuseppe
Fiorelli正式主
持古城的考古發
掘
考古學簡史
 C.J. Thomsen (1788-1865) – 1836發表石器
時代、青銅器時代、鐵器時代的進化理論
 Charles Darwin (1809-1882) – 1859年發表
On the Origin of Species,提出進化論
 General Pitt-Rivers 和 John Evans –於1860
年代提出器物類型學理論
 John Lubbock (1834-1913) -1865年發表
Prehistoric Times,將石器時代分為舊石器時
代和新石器時代
考古學簡史
東方探險
美索不達米亞
 早於1842年,法國人博塔 Paul Emile Botta首先發
掘古代亞述王朝都城尼尼微 Nineveh;翌年,發掘
豪爾薩巴德Khorsabad ,發現亞述王宮。
 英人萊亞Henry Austen Layard 於1845至1851年對
尼姆魯德Nimrud和Nineveh古城進行發掘。在
Nineveh最重要的發現是亞述巴尼拔的圖書館。
 1899年起,由德國東方研究院科爾德威 Robert
Koldewey (1855-1925)主持的巴比倫遺址發掘,是
兩河流域嚴謹科學考古發掘的起點。
兩河流域早期發掘
 法國駐摩蘇爾大使館人員
 1842年發掘尼尼微
Nineveh
 1843年發掘豪爾薩巴德
Khorsabad ,發現亞述王
宮
博塔 Paul Emile Botta (1802-1870)
Khorsabad 出土的
石雕,現藏於羅浮
宮。
兩河流域早期發掘
• 1842年博塔發掘Nineveh時,曾
邀請Layard參加發掘。
• 1845年開始在尼姆魯德Nimrud
和Nineveh探索亞述遺址
• 受英國大使和大英博物館支助,
在Nimrud進行大規模發
Austen Henry Layard 1817-1894
Nimrud 即舊約聖經記
載的 Calah古城
把Nimrud出土大批文物運回英國
Ashurnasirpal II (883-859 BC)
Shamshi-Adad V (823-811 BC)
亞述納齊爾二世
桑希阿達德五世
Ashurnasirpal II (883-859 BC)
From Nimrud, Temple of
Ishtar Sharrat-niphi
Nimrud, North West Palace
Austen Henry Layard






1847年回英國,翌年出版
Nineveh and its Remains
1849年出版 Illustrations of
the Monuments of Nineveh
1849年八月,受大英博物館
支助,第二次回兩河流域,在
尼尼微進行大規模發掘。同時,
也繼續發掘Nimrud
在Nineveh最重要的發現是亞
述巴尼拔的圖書館。
1850年底結束尼尼微的發掘
後,到南部巴比倫進行探索。
1853年出版 Discoveries in
the Ruins of Nineveh and
Babylon
Southwest palace of Nineveh
發掘尼尼微亞述宮殿
Nineveh, North Palace
堤爾吐巴戰役
Battle of Til-Tuba
月蝕報告
軍事建議書
亞述巴尼拔王室圖書館
《吉爾加美斯史詩》The Epic of Gilgamesh
1869年,五十二歲的Layard迎娶
二十五歲的Enid Guest,結婚禮
物是用一套古代印章串成的頸鍊、
手鍊和耳環。
1870年,Vincente Palmaroli y
Gonzales繪畫
科學的考古發掘
1899年起,由德國東方研究院科爾
德威 Robert Koldewey (1855-1925)
主持的巴比倫遺址發掘,是兩河流域
嚴謹科學考古發掘的起點。
 Robert Koldewey在大學修讀建築學
和藝術史,畢業後卻一直從事考古工
作。
 1899-1917年,他一直主持巴比倫遺
址發掘
 他按考古地層學分層發掘,對建築遺
跡尤為注意

Robert Koldewey (1855-1925)
Nebuchadnezzar
宮殿
聖塔
柏林 Pergamon Museum, Ishtar Gate
Nebuchadnezzar 空中花園
A cloud of dust following the ancient Assyrian city of Nimrud
being blown up by Islamic State
東方探險
埃及
Germany offers €50,000 grant to help
restore Tutankhamun's mask, 2015
 八
東南亞探險
 柬普寨:吳哥
 越南:美山
1861年法國人亨利·穆奧發現吳哥窟遺址
越南 美山
中國西北地區探險
 斯文赫定 Sven Hedin : 1899-1900 發現樓蘭古國
 斯坦因 Marc Aurel Stein :四次到中亞地區探險 ,曾
發掘丹丹烏里克 、尼雅、樓蘭和米蘭遺址,並從敦
煌運走數千經卷
 伯希和 Paul Pelliot : 1908年在敦煌石窟進行詳細調
查,並以九十英鎊的代價,買走二千卷經卷
 沃爾克貝格曼 Folke Bergman :1930年在居延發現
大批漢代竹簡文書;1934年在樓蘭發現小河5號墓
地
斯文赫定 Sven Hedin
1899-1900 發現樓蘭古國
斯坦因 Marc Aurel Stein
 四次到中亞地區探險
 1900年發掘丹丹烏里克
 1901年發掘尼雅
 1906 年發掘樓蘭和米蘭
 1907 年從敦煌莫高窟藏經
洞取走完整經卷7000卷、
殘卷6000卷
 1913-1915年間,再到和田、
尼雅、樓蘭和敦煌,最後
帶走182箱文物
斯坦因 Marc Aurel Stein
莫高窟第16窟 甬道北壁 藏經洞窟門
1907斯坦因年從藏經洞取走完整經
卷七干卷、殘卷六千卷
伯希和 Paul Pelliot (1878-1945)
 1908年在敦煌石
窟進行詳細調查,
並以九十英鎊的
代價,買走二千
卷經卷
 1909年,在北京
見到王國維和羅
振玉,告知他們
有關敦煌經卷的
收穫
敦煌莫高窟
沃爾克貝格曼
Folke Bergman
沃爾克貝格曼 Folke Bergman
 1930年在居延發現大批漢代竹簡文書
 1934年在樓蘭發現小河五號墓地
樓蘭小河五號墓地
巴黎吉美博物館
Musee Guimet
中國考古學的發展
商代遺址的發掘
 安陽殷墟, 1928
 鄭州二里崗, 1950
 偃師二里頭, 1959
 偃師商城, 1983
 洹北商城, 1998
安陽殷墟
 商代後期都城
 介於公元前 1300 年至前 1000年之間
王懿榮
羅振玉
中國考古學的發展
 周口店舊石器時代遺址
 瑞典地質學者安特生 J. G. Andersson,
1921年在北京周口店進行地質研究;1926年,
他宣佈在周口店發現兩枚猿人化石牙齒
 1927年起,Davidson Black教授與中國地質
調查隊共同在周口店進行科學發掘
鄭州商城
 商代早期都城
 年代介於公元前1600 至1300 年間
二里頭
 1959年發現
 商文化?
 夏文化?
偃師商城
新考古學
 1960年代初,一羣以賓福德(Lewis Binford)
為首的美國年青人類學者,嘗試用新的人類
學方法去詮釋考古遺存
 強調用環境、系統和科學研究,去解釋考古
遺存的成因
 過程考古學 Processual archaeology
後過程考古學 Post-processual
Archaeology
 從1990年代開始
 不存在所謂「單一的、正確的」方法去解釋
考古遺存 ,而所謂「客觀」的目標亦不可能
達到
 應根據考古遺存的歷史背景,用設身處地的
方法去解釋遺存
水下考古
 二次大戰期間發明了水肺 ,1947年開始,水
肺技術轉為民用
 1968-1969年美國University Museum of
Pennsylvania的Michael Katzev 帶領約五十
位水下考古人員對塞浦露斯北部海岸Kyrenia
發現的一艘古代希臘商船沉船進行了細緻的
發掘、研究和復原 。
 1987年,原中國歷史博物館(現國家博物館)
設立了中國唯一的水下考古專業機構——水
下考古學研究中心
水肺 Self Contained Underwater
Breathing Apparatus (SCUBA)
Kyrenia,古代希臘商船,距今約2,300年
Kyrenia, 1968-69 由美國水下考古隊發掘
打撈南海一號
2011年試掘
2015年考古發掘
公眾考古學
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興起,主要涉及文化遺產
和資源的管理。
 二次大戰之後,國際間通過一系列的國際文
件、憲章、公約,各國紛紛設置龐大機構,
管理境內的文化遺產。
 《關於適用於考古發掘的國際原則的建議》
1956。
 《國際古跡保護與修復憲章》(威尼斯憲章)
1964 。
公眾考古學
 《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 1972
 《考古遺產保護與管理憲章》 1990
 《國際文化旅遊憲章》 1999
 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 (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Monuments and Sites) (ICOMOS)1965
 中國國家文物局
 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