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ed by duke jack

FS-PTS-005H

advertisement
DOC NO. FS-PTS-005H
基础教员等级实践考试标准
直升机
中国民用航空局飞行标准司
2004年9月
目录
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申请人实践考试检查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
考试员实践考试检查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Ⅰ.操作范围:教学基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
A科目:学习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B科目:人的行为方式和有效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C科目:教学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D科目:教学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E科目:讲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F科目:飞行教员品质和责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G科目:教学计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Ⅱ.操作范围:技术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
A科目:航空医学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B科目:目视观察和冲突避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C科目:干扰的使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D科目:飞行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E科目:直升机飞行操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F科目:直升机重量与平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G科目:导航和飞行计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H科目:夜间飞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I科目:航空法规和有关规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J科目:最低设备清单的使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K科目:空域系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L科目:飞行经历记录本的填写和执照签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Ⅲ.操作范围:飞行前准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
A科目:证照和文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B科目:天气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C科目:系统操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D科目:性能和限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Ⅳ.操作范围:飞行前准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
科目:机动飞行课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Ⅴ.操作范围:飞行前程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
A科目:飞行前检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B科目:驾驶舱管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C科目:发动机起动及旋翼结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D科目:起飞前检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Ⅵ.操作范围:机场及直升机场运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
A科目:无线电通讯和ATC灯光信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B科目:起落航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C科目:机场和直升机场标志及灯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Ⅶ.操作范围:悬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
1
A科目:垂直起飞和着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B科目:地面滑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C科目:悬停滑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D科目:升空滑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E科目:坡地操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Ⅷ.操作范围:起飞、着陆和复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
A科目:正常和侧风起飞和爬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B科目:大功率起飞和爬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C科目:滑跑起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D科目:正常和侧风进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
E科目:高进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
F科目:低下滑线进近和滑跑着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
G科目:复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
Ⅸ.操作范围:基础飞行科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
A科目:直线平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
B科目:平飞转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C科目:直线爬升和爬升转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D科目:直线下降和下降转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
Ⅹ.操作范围:性能机动飞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3
A科目:快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
B科目:直线自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
C科目:180°自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
Ⅺ.操作范围:应急操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5
A科目:悬停时发动机失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
B科目:飞行中发动机失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
C科目:涡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
D科目:低旋翼转速改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
E科目:尾桨失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
F科目:动力侧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
G科目:地面共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
H科目:失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
I科目:系统及设备故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
J科目:应急设备及救生装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
Ⅻ.操作范围:特殊操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9
A科目:复杂地形操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
B科目:楼顶及平台操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
ⅩⅢ.操作范围:飞行后程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1
科目:着陆后程序及停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
附录:增加等级科目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
2
说明
概述
《飞行教员实践考试标准(直升机)》(以下简称《标准》)由中国民用航空总局飞行标准司制定出
版,以确定直升机类别等级飞行教员执照实践考试标准。飞行考试员将遵照这些标准进行实践考试。该《标
准》是飞行教员和申请人准备实践考试的依据。
该《标准》所使用的语句中,“应该”和“必须”说明该动作是必须履行的;“应当”和“可以”说明
该动作是建议的或许可的但并非强制性的。
实践考试标准的概念
申请人须在《民用航空器驾驶员、飞行教员和地面教员合格审定规则》(CCAR-61 部)指定的范围内
展示其航空理论知识和飞行技能水平,方能获得飞行教员执照和相应的等级。民航总局飞行标准司根据
CCAR-61 部规章制定该《标准》。该《标准》主要包括展示飞行员能力的操作范围和指定科目。对飞行教
员执照申请人的实践考试必须严格按照该《标准》执行。民航总局飞行标准司负责对实践考试标准的修订工
作。
初始颁发飞行教员执照
初始颁发飞行教员执照的申请人,应对操纵范围内所有内容进行考试。考试内容应该包括各操纵范围中
的至少一项科目以及要求必考的科目。
飞行教员执照上增加类别或级别等级
在已持有飞行教员执照上增加类别或级别等级的申请人,至少要对他所申请类别、级别等级中相应的操
作范围内的科目进行评估(参照《增加飞行教员合格证直升机级别等级表》)。为正确评估申请人的能力,
考试员可以在本标准操作范围内增加考试内容。
飞行教员实践考试标准的描述
“操作范围”是指将实践考试按一定的逻辑顺序并遵照每一项标准而划分安排的各阶段的考试内容,从
教学基础开始,直至飞行后的工作程序结束。然而,考试员在确保考试能够完整和有效地进行的情况下可以
按照任何顺序实施考试,但是地面部分的考试应在飞行部分的考试之前完成。
“科目”是指在操作范围中与某一理论知识范围、飞行程序和技术动作相对应的项目。科目后括号内的
缩写指相应的航空器类别等级和级别等级。
3
如无其他说明,考试员通过申请人在所有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展示,判断其能力是否符合在一定操作范围
内的科目要求。操作范围中既包括技能和知识的科目要求,也包括对一些常见问题的描述、识别、分析和修
正。
涉及飞行员技能的科目“目的”由四部分组成:
1. 科目部分的教学知识,通过描述、讲解和模拟教学来完成。
2. 与科目相关的错误教学方法,包括对它们的识别、分析和修正。
3. 演示并同时讲解科目关键内容的能力。科目的演示必须达到商用驾驶员的技能水平。
4. 分析和修正与科目相关的常见问题的能力。
实践考试一书的使用方法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要求所有的飞行教员执照实践考试应当按照相应的实践考试标准进行。除特殊说明
外,申请人应具有演示实践考试标准操作范围内要求的所有科目的教学能力。
飞行教员实践考试标准包括私用驾驶员和商用驾驶员实践考试标准中所有的程序和动作。飞行教员实践
考试标准允许考试员在操作范围中选择一个或多个科目,合理安排考试时间。在一些操作范围中,有的科目
是考试员必须选择的,这些要求的科目在操作范围标题后面的注释中进行了说明。
“教学知识”是指飞行教员执照申请人有能力通过使用相应的参考资料,对相关的主题、程序或机动飞
行进行讲解。
在准备每一次实践考试时,考试员应制定出“考试计划”。对于初始申请执照的“考试计划”应包括每
个操作范围内的一个或多个科目,但是,必须包括要求必考的科目。如果因为特殊原因使得申请人未能完成
“考试计划”中所列的项目,考试员可以用考试范围中的其它科目代替。
增加航空器类别等级、级别等级的飞行教员执照实践考试的“考试计划”应包括《增加等级科目表》中
要求的操作范围,也应包括增加等级所要求的科目。考试员在每个考试范围至少应选择一项,有些要求的科
目已用注释列出。选择科目须本着有利于对申请人进行全面的评估原则。
考试员应侧重让申请人演示教授直升机操纵、决策判断的教学能力。对申请人教授判断能力的评估,可
通过要求申请人讲解在学生决策判断训练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来完成。考试员也应着重评估申请人在以下项目
中的示范能力:空间失定向、避免尾流和低空风切变、检查单使用、正确地交接航空器、着陆、避免侵入跑
道和其它侧重点。
飞行教员实践考试的要求
初始申请飞行教员执照实践考试的申请人必须满足 CCAR-61 部的要求:
1. 年满 18 周岁。
2. 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4
3. 能正确读、听、说、写汉语,无影响教学的口音和口吃。申请人因某种原因不能满足部分要求的,局方
应当在其执照上签注必要的运行限制。
4. 持有商用驾驶员执照和仪表等级或者持有航线运输驾驶员执照,其执照带有相应于所申请飞行教员等级
的航空器类别和级别等级。
5. 具有授权教员在申请人的飞行经历记录本上的签字,证明其完成本规则第 CCAR-61 部第 205 条要求的教
学原理的训练。
6. 通过了 CCAR-61 部第 205 条要求的理论考试。
7. 申请人在申请日期之前的 60 天内,按照 CCAR-61 部第 39 条的要求已接受了准备实践考试的飞行教学,
并具有由授权飞行教员的签字,证明申请人已完成 CCAR-61 部第 207 条要求的飞行教学能力训练,并有能力
通过实践考试。
持有飞行教员执照增加等级的申请人应具备下列条件:
1. 持有与所申请等级相应的有效的飞行教员执照。
2. 在所申请等级相应类别和级别的航空器上至少有 15 小时的机长时间。
3. 在进行实践考试前 24 月内,通过除 CCAR-61 部第 205(a)要求的关于教学原理之外的理论考试。
4. 申请人在申请日期之前的 60 天内,按照 CCAR-61 部第 39 条的要求已接受了准备实践考试的飞行教学,
并具有由授权飞行教员的签字,证明申请人已完成 CCAR-61 部第 207 条要求的飞行教学能力训练,并有能力
通过实践考试。该签字也应包括证明申请人在航空人员知识考试中不足的部分已经具备令人满意的水平。
实践考试对航空器和设备的要求
根据 CCAR-61 部第 45 条的要求,申请人需提供一架适用且适航的航空器以参加实践考试。该航空器还
必须满足下列要求:
1. 具有双套操纵系统,符合 CCAR-61 部.第 45 条(c)、(e)款要求的除外。
2. 能够满足所申请飞行教员等级的实践考试标准操作范围内的全部要求,没有任何操作限制。(飞行教员
直升机实践考试需要做自转着陆的科目)。
使用的模拟机和飞行训练设备
批准的模拟机或飞行训练器可以用于飞行教员实践考试标准中条件受限制的飞行科目考试,以便评估申
请人与机动飞行无关科目的教学能力。
机组资源管理(CRM)
5
CRM 指有效利用所有资源:人力资源、硬件以及信息。人力资源包括与安全飞行操作决策相关的机组人
员,以及与机组日常工作相关的所有人员。这些人员包括但不仅限于签派员、客舱服务员、机务维修人员、
空中交通管制人员以及气象服务人员。CRM 不是一个单独的科目,但是在单人飞行或机组飞行实践考试的每
个科目中,申请人均应具备这种能力。
飞行教员的职责
有相应资格的飞行教员负责在要求的知识范围、飞行程序和动作方面来训练飞行教员执照申请人,以达
到飞行教员实践考试标准操作范围内每一科目的标准。
因为教员的教学行为对培养飞行员安全观念有较大的影响,飞行教员应具有较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并
具备给学生传授这些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飞行教员必须确认申请人:
1. 能够实际应用教学原理。
2. 能够针对不同背景、经验和能力水平的学生教授本标准所包含的飞行程序和动作的能力。
3. 能够在进行有效飞行教学的同时,至少按商用驾驶员技术水平完成本标准包含的飞行程序和动作。
4. 能够通过相应的类别等级和级别等级,或增加类别等级、级别等级的飞行教员实践考试。
在对申请人的飞行训练中,飞行教员应注重目视观察、防撞和避免跑道侵入的程序,着陆方法的教学。
飞行操纵正确交接
在训练飞行时,无论是教员还是学员,都应明确谁是航空器的操纵者。飞行前的简述中应当包括飞行操
纵的移交程序。飞行员间的飞行操纵交接建议使用三步交接的程序:当教员希望学生操纵航空器时,发口令
“你操纵”;学生确认并立即回答“我操纵”;教员再说“你操纵”。当飞行操纵要移交给教员时,使用同
样的程序。建议移交时还应目视确认,确保对谁操纵航空器没有疑问。
考试员的职责
实施实践考试的考试员的职责是在所选科目中确认申请人教学能力、知识和技术是否达到相应的实践考
试标准。考试员通过申请人完成选定科目进行判断,评价申请人是否具备:
1. 应用教学原理的能力。
2. 科目主要内容、飞行程序和动作的知识和教学能力。
3. 能够在有效完成飞行教学的同时,完成本标准包含的飞行程序和动作,至少达到商用驾驶员技术水平。
4. 分析和纠正相关科目的飞行程序和动作中常见问题的能力。
在实践考试时,考试员可运用口试的方法来确认申请人是否能有效实施教学,及能否充分认识与科目相
关的安全因素。
6
在实践考试中,考试员应扮演学生的角色,使考试员有机会评价申请人对常见问题的分析和纠正能力。
考试员也应评价申请人应用目视搜索和防撞程序以及教授这些程序的能力。
满意的演示
考试员应当根据申请人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做出考试是否通过的结论:
1. 教学原理。
2. 飞行技术方面的知识。
3. 与获得飞行员执照相关的飞行教员职责的知识。
4. 与飞行经历记录本的填写和飞行员执照签字证明相关的飞行教员职责的知识。
5. 在进行有效飞行教学的同时有能力演示考试员选择的具有商用驾驶员技术水平的飞行程序和动作。
6. 考试员所选的飞行程序和动作的教学能力。
7. 对考试员模拟的常见问题进行讲解、识别、分析和纠正的能力。
8. 设计并有效使用训练课程、训练大纲和教学计划的能力。
不满意的演示
经考试员判定,申请人在操纵范围内任一科目的演示没有达到认可的标准,该次实践考试失败。当申请
人在操纵范围内任一科目考试失败后,考试员或申请人可以在任何时候终止考试,仅有在申请人同意的情况
下该次考试可以继续。如果考试中断,可以承认申请人在操纵范围内已成功演示的科目,但是在重新考试
中,如果考试员认为有必要,可以对该科目重新进行评估,包括已成功演示过的科目。以下几种情况视为考
试不合格:
1. 在进行有效飞行教学的同时,对考试员选择的飞行程序和动作的演示不能达到商用驾驶员技术水平。
2. 在演示某一飞行程序或动作时不能进行有效的教学讲解(演示过程中的讲解必须清楚、简练、准确,并在
考试员没有任何提示下完成)。
3. 申请人所做的某些操纵或漏忘动作需要考试员从中帮助才能保证飞行安全。
4. 在机动飞行前不能正确有效地进行目视观察。
当发出实践考试未通过通知书时,考试员应注明申请人在实践考试时未达到标准的操作范围和科目。如
果考试失败是因为某一特别要强调的地方,通知书应说明相应的科目,例如:操作范围 IX,小速度飞行,
教学期间未使用正确的防撞程序。
生效日期
本实践考试标准于 2004 年 10 月 1 日生效,1998 年 4 月颁布的实践考试标准同时作废。
7
申请人实践考试检查单
考试员姓名:
时间/日期:
使用的直升机
□航空器文件
适航证
登记证
操纵限制
□航空器维护记录
适航检查
□电台执照
个人设备
□有效的航图
□计算器及向量尺
□飞行计划表
□有效的AIM(飞行人员资料手册)
个人记录
□航空器驾驶员执照
□现行有效的相应等级的体检合格证
□已填写完成的飞行教员执照和等级申请表
□执照理论考试成绩单
□飞行经历记录本,有相应教员的签字证明
□考试中断的证明信(如适用)
□不批准通知(如适用)
□认可的学校毕业证(如适用)
□交付考试费用的证明(如适用)
8
考试员实践考试检查单
飞行教员-旋翼机(直升机)
申请人姓名:
考试员姓名:
日期:
考试范围:
Ⅰ.教学基础
□A.学习过程
□B.人的行为方式和有效交流
□C.教学过程
□D.教学方法
□E.讲评
□F.飞行教员品质和责任
□G.教学计划
Ⅱ.技术方面
□A.航空医学因素
□B.目视观察和冲突避免
□C.干扰的使用
□D.飞行原理
□E.直升机飞行操纵
□F.直升机重量与平衡
□G.导航和飞行计划
□H.夜间飞行
□I.航空法规和有关规定
□J.最低设备清单的使用
□K.空域系统
□L.经历记录本的填写和执照签字
Ⅲ.飞行前准备
9
□A.证照和文件
□B.天气信息
□C.系统操纵
□D.性能和限制
Ⅳ.飞行前准备
□机动飞行课程
Ⅴ.飞行前程序
□A.飞行前检查
□B.驾驶舱管理
□C.发动机起动及旋翼结合
□D.起飞前检查
Ⅵ.机场及直升机场运行
□A.无线电通讯和 ATC 灯光信号
□B.起落航线
□C.机场和直升机场标志及灯光
Ⅶ.悬停
□A.垂直起飞与着陆
□B.地面滑行
□C.悬停滑行
□D.升空滑行
□E.坡地操作
Ⅷ.起飞、着陆和复飞
□A.正常和侧风起飞及爬升
□B.大功率起飞及爬升
□C.滑跑起飞
□D.正常及侧风进近
□E.高进近
□F.低下滑线进近及滑跑着陆
□G.复飞
10
Ⅸ.基础飞行科目
□A.直线平飞
□B.平飞转弯
□C.直线爬升和爬升转弯
□D.直线下降和下降转弯
Ⅹ.性能机动飞行
□A.快停
□B.直线自转
□C.180°自转
Ⅺ.应急操纵
□A.悬停时发动机失效
□B.飞行中发动机失效
□C.涡环
□D.低旋翼转速改出
□E.尾桨失效
□F.动力侧翻
□G.地面共振
□H.失重
□I.系统及设备故障
□J.应急设备及救生装置
Ⅻ.特殊操作
□A.复杂地形操作
□B.楼顶及平台操作
ⅩⅢ.飞行后程序
□着陆后程序及停机
11
Ⅰ.操作范围:教学基础
注:考试员至少要选择科目 E 和 F 进行考试。
A 科目:学习过程
目的: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申请人具备与学习过程相关的教学知识:
1. 学习的理论。
2. 学习的特征。
3. 学习的原理。
4. 学习的水平。
5. 学习技术。
6. 记忆。
7. 学习的迁移。
8. 习惯的养成。
B 科目:人的行为方式和有效交流
目的: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申请人具备与人的行为方式和有效交流相关的教学知识:
1. 人的行为方式
a. 人的行为控制。
b. 人的需求。
c. 防御机制。
d. 飞行教员对心理学的应用。
2. 有效交流
a. 交流的基本要素。
b. 有效交流的障碍。
c. 提高交流技术。
C 科目:教学过程
目的:通过让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申请人具备与教学过程相关的教学知识:
1. 地面或飞行课的准备。
2. 授课的方法。
12
3. 学员对教员讲解的知识和程序的运用。
4. 检查和评价学生完成情况。
D 科目:教学方法
目的:通过申请人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申请人具备与教学方法相关的教学知识:
1. 材料的组织。
2. 授课方法。
3. 分组学习的方法。
4. 引导讨论的方法。
5. 示范演示的方法。
6. CBT 教学方法。
E 科目:讲评
目的: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申请人具备与讲评相关的教学知识:
1. 讲评:
a. 有效讲评的目的和特点。
b. 讲评的方法和原则。
2. 评估:
a. 有效的口头提问的特点和应避免问题的类型。
b. 回答学生问题。
c. 有效的书面问题的特点和编排。
d. 能力测试,特别是局方的实践考试标准的特点和运用。
F 科目:飞行教员品质和责任
目的: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申请人具备与飞行教员品质和责任方面相关的教学知识:
1. 地面教员的职责:
a. 提供正确的教学。
b. 建立能力表现的标准。
c. 强调积极的方面。
2. 飞行教员的职责:
a. 对学生飞行员进行讲评和监督。
13
b. 准备实践考试推荐和签字。
c. 确定进行附加等级训练和签字的要求。
3. 教员的职业道德:
a. 解释个性特点的重要性。
b. 减少学生挫折感的方法。
G 科目:教学计划
目的: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申请人具备与教学计划相关的教学知识:
1. 制定训练课程的目标和标准。
2. 设置学习模块的理论。
3. 细化训练大纲的要求。
4. 课堂教学计划的目的和特点。
Ⅱ.操作范围:技术方面
注:考试员至少要选择科目 L 和另外一科目进行考试。
A 科目:航空医学因素
目的: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申请人具备与航空医学相关的教学知识:
1. 如何获得相应的体检合格证。
2. 在可能有生理缺陷的情况下如何获得体检合格证。
3. 以下医学因素的成因、症状、影响和正确处置:
a. 缺氧。
b. 换气过度。
c. 中耳和耳蜗问题。
d. 空间定向障碍。
e. 晕机。
f. 一氧化碳中毒。
g. 紧张及疲劳。
h. 脱水。
4. 酒精、毒品和非处方药物的影响。
14
5. 潜水后在飞行中含氮量超标对飞行员和乘客的影响。
B 科目:目视观察和冲突避免
目的: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申请人具备与目视搜索和防撞相关的教学知识:
1. 飞行员的生理状况与视觉的关系。
2. 影响视觉的各种环境条件。
3. 前庭和各种视错觉。
4. “观察与避免相撞”的概念。
5. 正确的目视搜索程序。
6. 不良的搜索习惯与冲突危险增加的关系。
7. 正确观察相关区域以避免冲突的程序。
8. 了解航空器盲点的重要性。
9. 航空器之间速度差与发生相撞的关系。
10. 涉及最大冲突危险的情况。
C 科目:干扰的使用
目的: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申请人具备与干扰的使用相关的教学知识:
1. 由于飞行员注意力分散可能导致飞行事故的情况。
2. 选择适当的飞行情况实施干扰。
3. 注意力分配与干扰使用的关系。
4. 正确使用干扰与骚扰的区别。
D 科目:飞行原理
目的: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申请人具备与飞行原理相关的教学知识:
1. 不同旋翼系统的特点。
2. 不同飞行状态下作用在直升机上的升力、重力、拉力、阻力的影响。
3. 后行桨叶失速。
4. 扭矩效应。
5. 不对称升力。
6. 桨叶挥舞和旋转锥体。
7. 科里奥里效应。
15
8. 偏移趋势。
9. 过渡升力。
10. 横流影响。
11. 钟摆效应。
E 科目:直升机飞行操纵
目的: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申请人具备与实践考试所用直升机飞行操纵相关的教学知识:
1. 桨矩操纵。
2. 驾驶杆操纵。
3. 防扭操纵。
4. 油门操纵。
F 科目:直升机重量与平衡
目的: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申请人具备与重量、平衡相关的教学知识:
1. 重量与平衡的术语。
2. 重量与平衡对性能的影响。
3. 总重量和重心(包括纵向和横向)的确定,以及它们在重量增加、减小、改变位置时的变化情况。
G 科目:导航和飞行计划
目的: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申请人具备与直升机导航和飞行计划相关的教学知识:
1. 导航术语。
2. 航图的特征。
3. 使用正确有效的航图的重要性。
4. 在航图上画航线的方法,加油机场和备降机场的选择,遇到意外情况时所应采取的行动。
5. 地标罗盘领航和推测领航基础。
6. 无线电领航基础。
7. 飞往备降场。
8. 迷航处置。
9. 燃油消耗计算。
10. 准备并正确使用飞行记录表的重要性。
11. 检查天气情况和做出“起飞/不起飞”决策的重要性。
16
12. 填发飞行计划的目的和方法。
H 科目:夜间飞行
目的: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申请人具备与夜间飞行相关的教学知识:
1. 夜间视觉的相关因素。
2. 空间定、失向和夜间视错觉。
3. 内部灯光的正确调节。
4. 配备红光手电筒的重要性。
5. 夜间飞行前检查。
6. 发动机起动程序,包括起动前航行灯和防撞灯的使用。
7. 在机场或直升机场滑行和定位。
8. 起飞和初始增速。
9. 飞行中定位。
10. 利用目视参考和飞行仪表确认直升机姿态的重要性。
11. 利用目视参考和飞行仪表改出临界飞行姿态。
12. 应急情况,如电气失效、发动机故障及迫降。
13. 起落航线。
14. 有着陆灯及无着陆灯进近和着陆。
I 科目:航空法规和有关规定
目的:确认申请人具备与航空法规和有关规定相关的教学知识:
1. 通过对 CCAR-61 部,CCAR-91 的目的和内容的讲解,了解 CCAR-61 部,CCAR-91 的适用性和修订方法。
2. 有能力讲解飞行信息资料、咨询通告、实践考试标准、飞行员操作手册和局方批准的直升机飞行手册的
适用性、目的和内容。
J 科目:最低设备清单的使用
目的: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申请人具备与最低设备清单使用相关的教学知识:
1. 主最低设备清单与最低设备清单之间的差别。
2. 需要使用最低设备清单的条件。
3. 当有不可用的仪表或设备时,航空器操纵上的限制与豁免。
4. 获取局方授权书的条件。
17
5. 附加型别合格证。
6. 需要特许飞行的情况。
7. 不具备经过批准的最低设备清单的航空器的延迟维护程序。
K 科目:空域系统
目的: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申请人具备与空域系统相关的教学知识:
1. 空域的范围,及不同类别空域的运行要求。
2. 非管制、管制、特殊空域和其它空域的使用限制。
L 科目:飞行经历记录本的填写和执照签字
目的: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申请人具备与飞行经历记录本的填写和执照签字相关的教学知识:
1. 对所进行的教学训练按要求填写飞行经历记录本。
2. 按要求在学生驾驶员执照上签字,包括相应的飞行经历记录本填写。
3. 推荐飞行员参加实践考试的准备工作,包括与以下内容相关的记录本填写:
a. 飞行员执照的初始颁发。
b. 在飞行员执照上增加等级。
c. 航空器附加训练。
d. 在飞行经历记录本上签字证明其已完成参加实践考试的飞行准备工作。
e. 要求的飞行教员记录。
Ⅲ.操作范围:飞行前准备
注:考试员应当至少选取一项科目进行考试。
A 科目:证照和文件
目的: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申请人具备与证照和文件相关的教学知识:
1. 颁发驾驶员、教员合格证和等级所必需的条件,以及这些合格证和等级所享受的权力及限制。
2. 体检合格证的种类、期限,以及获取方法。
3. 适航合格证及国籍登记证。
4. 直升机手册和指南。
5. 直升机维护要求和记录。
18
B 科目:天气信息
目的: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申请人具备与天气信息相关的教学知识:
1. 飞行前全面讲评天气的重要性。
2. 获取天气信息的不同方式。
3. 气象报告和气象图的运用。
4. 飞行中天气咨询。
5. 航空危险天气包括风切变等的识别。
6. 根据天气信息,做出“飞或不飞”的决策。
C 科目:系统操作
目的: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申请人具备与用于飞行实践考试的直升机系统操作相关的教学知识:
1. 动力装置,包括操纵、仪表、冷却散热和火警探测。
2. 主旋翼系统。
3. 防扭系统。
4. 起落架、刹车及转向系统。
5. 燃油、滑油及液压系统。
6. 电气系统。
7. 环境控制系统。
8. 全静压/真空系统和相关的仪表。
9. 防冰系统。
10. 航空电子设备。
D 科目:性能和限制
目的: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申请人具备与性能和限制相关的教学矅识:
1. 重量和平衡状态的确定。
2. 在飞行的不同阶段,性能图表和有关数据的使用。
3. 密度高度及其他大气条件对性能的影响。
4. 在高度/速度图中“应避免”区域中操纵时应注意的事项。
5. 可能导致尾桨失效、方向控制失效的情况。
6. 在决定所需性能是否在直升机性能范围以内时需要考虑的其它因素。
19
Ⅳ.操作范围:飞行前准备
注:考试员至少应从操作范围Ⅶ至Ⅻ中选取一项机动飞行科目进行考试,并要求申请人如同对学员进行
飞行前准备课程教学一样。
科目:机动飞行课程
目的: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申请人具备与所选机动飞行相关的教学知识:
1. 讲解课程的目的。
2. 口头描述应准确、易于理解,包括对要点和常见问题描述。
3. 使用教学设施(如适用)。
4. 讲解常见问题的识别、分析和纠正。
Ⅴ.操作范围:飞行前程序
注:考试员至少选取一项科目进行考试。
A 科目:飞行前检查
目的:确认申请人:
1. 针对实践考试所用直升机,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其具备与飞行前检查相关的教学知识:
a. 飞行前检查的原因,应检查的项目,怎样发现问题。
b. 使用相应检查单的重要性。
c. 操纵锁、桨叶系留及轮挡的移除(如果适用)。
d. 如何确定燃油和滑油量及污染。
e. 发现燃油、滑油和液压油渗漏。
f. 检查可见的结构损坏。
g. 行李、货物、设备的正确装载和固定的重要性。
h. 正确判断直升机是否能安全飞行和适航。
2. 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其具备与飞行前检查相关的常见问题的教学知识:
a. 未使用或不正确使用检查单。
b. 由于注意力分散而中断飞行前检查可能会引起的危害。
c. 不能识别对确定适航与否的差异。
d. 未使用适当的燃油和滑油。
3. 从教学角度演示并解释飞行前检查。
20
B 科目:驾驶舱管理
目的:确认申请人:
1. 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其具备与驾驶舱管理相关的教学知识:
a. 正确安置并固定驾驶舱内的重要物品和设备。
b. 正确使用、调节驾驶舱设备,如安全带、肩带、脚蹬和座椅。
c. 讲解应急程序、避开旋翼桨叶和安全带的使用。
2. 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其具备与驾驶舱管理相关的常见问题的教学知识:
a. 不能正确放置并固定飞行过程中易移动的重要物品和设备。
b. 不正确地调整设备和操纵机构。
c. 不能正确讲解应急程序、避开旋翼桨叶及安全带和肩带的使用方法。
3. 从教学的角度演示并同时讲解驾驶舱管理。
C 科目:发动机起动及旋翼结合
目的:确认申请人:
1. 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其具备与直升机发动机起动及旋翼结合相关的教学知识:
a. 与发动机起动和旋翼结合相关的安全预防措施。
b. 正确停放直升机以避免危险。
c. 使用外部电源。
d. 大气条件对发动机起动和旋翼结合的影响。
e. 正确调节摩擦的重要性。
f. 按检查单操作的重要性。
g. 起动过程中和起动后防止直升机无意移动。
2. 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其具备与发动机起动和旋翼结合的常见问题相关的教学知识:
a. 不正确地使用检查单。
b. 超过起动机时间限制。
c. 起动过程中发动机转速、温度超限。
d. 未能确保足够的旋翼或尾桨净空。
3. 从教学的角度演示并同时讲解发动机起动和旋翼结合。
D 科目:起飞前检查
目的:确认申请人:
21
1. 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其具备与起飞前检查相关的教学知识:
a. 驾驶舱内外的注意力分配。
b. 执行检查单及落实每一项目的重要性。
c. 确保试车和起飞时发动机有合适的温度和压力的原因。
d. 确认直升机处于安全操纵状态的方法。
e. 复习应急程序的重要性。
f. 确保起飞区域或路线上没有危险的方法。
g. 确保同其他航空器之间有足够的间隔的方法。
2. 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其具备与起飞前检查常见问题相关的教学知识:
a. 不正确地使用检查单。
b. 不正确地使用直升机的临界性能。
c. 不正确的飞行操纵检查。
3. 从教学的角度演示并同时讲解起飞前检查。
4. 分析并纠正模拟的有关起飞前检查的常见问题。
Ⅵ.操作范围:机场及直升机场运行
注:考试员应至少选择一项科目进行考试。
A 科目:无线电通讯和 ATC 灯光信号
目的:确认申请人:
1. 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其具备与无线电通讯和 ATC 灯光信号相关的教学知识:
a. 选择并正确使用无线电频率。
b. 推荐使用的无线电通讯程序和术语。
c. 确认收到并遵守无线电通讯指令。
d. 解释并执行 ATC 灯光信号。
2. 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其具备与无线电通讯和 ATC 灯光信号相关的常见问题的教学知识。
a. 使用频率不当。
b. 无线电通讯时使用程序和术语不当。
c. 不能确认并遵守无线电通讯指令。
d. 不能理解或执行 ATC 灯光信号。
3. 从教学角度演示并同时讲解无线电通讯和 ATC 灯光信号。
22
4. 分析并纠正模拟的与无线电通讯和 ATC 灯光信号相关的常见问题。
B 科目:起落航线
目的:确认申请人:
1. 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其具备与起落航线相关的教学知识:
a. 在管制和非管制飞机场和直升机场的运行。
b. 遵守起落航线程序、指令和规则。
c. 如何与其它航空器保持合理间隔。
d. 如何保持所需的航迹。
e. 规避风切变和尾流的程序。
f. 保持对着陆区域或直升机场的方位概念。。
g. 如何向着陆区域或直升机场建立进近。
h. 检查单的使用。
2. 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其具备与起落航线相关的常见问题的教学知识:
a. 执行起落航线指令、程序和规则不当。
b. 偏流修正不当。
c. 与其它飞行活动间隔不够。
d. 高度和速度控制不好。
3. 从教学的角度演示并同时讲解起落航线。
4. 分析和纠正模拟的起落航线相关的常见问题。
C 科目:机场和直升机场标志及灯光
目的: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申请人具备与机场和直升机场标志及灯光相关的教学知识:
1. 识别并正确解释机场、直升机场标志。
2. 识别并正确解释机场、直升机场灯光。
Ⅶ.操作范围:悬停
注:考试员至少选取一项进行考试。
A 科目:垂直起飞和着陆
23
目的:确认申请人:
1. 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其具备与垂直起飞和着陆相关的教学知识:
a. 如何设置和保持适当的转速。
b. 起飞前桨矩、驾驶杆及脚蹬的正确位置。
c. 在逆风、侧风、顺风条件下,以适当的上升率,垂直上升到指定的悬停高度。
d. 以适当的下降率垂直下降到所选的接地点。
e. 在逆风、侧风、顺风条件下垂直接地。
f. 机动飞行时如何保持所需航向。
2. 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其具备与垂直起飞和着陆相关的常见问题的教学知识:
a. 转速控制不当。
b. 以不正确的升降率上升或下降。
c. 未能发现和修正意外位移。
d. 航向控制不当。
e. 起飞后高度不正确。
f. 桨矩、驾驶杆或脚蹬操纵过量。
g. 接地时未能柔和一致地放桨矩到最低位置。
3. 从教学的角度演示并同时讲解垂直起飞和着陆。
4. 分析和纠正模拟的与垂直起飞和着陆相关的常见问题。
B 科目:地面滑行
注:该科目仅适用于装备有轮式起落架的直升机。
目的:确认申请人:
1. 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其具备与地面滑行相关的教学知识:
a. 开始滑行时驾驶杆和桨矩杆的位置。
b. 正确使用驾驶杆、桨矩杆和刹车控制滑行速度。
c. 利用脚蹬控制方向。
d. 在最小半径转弯时刹车的使用。
e. 尾轮的正确使用(如适用)及锁定或解锁。
f. 直升机减速和停止时操纵机构的位置。
2. 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其具备与地面滑行相关的常见问题的教学知识:
a. 起步或停止时驾驶杆和桨矩杆的位置不正确。
24
b. 刹车使用不当。
c. 滑行过快的危害。
d. 脚蹬使用不正确。
3. 从教学的角度演示并同时讲解地面滑行。
4. 分析和纠正模拟的与地面滑行相关的常见问题。
C 科目:悬停滑行
目的:确认申请人:
1. 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其具备与悬停滑行相关的教学知识:
a. 如何保持适当的转速。
b. 航迹和航向的保持。
c. 如何准确转弯至所需航向。
d. 保持指定的悬停高度。
e. 适当的地速。
2. 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其具备与悬停滑行相关的常见问题的教学知识:
a. 转速控制不当。
b. 航向和航迹控制不当。
c. 高度控制不稳定。
d. 错误地使用飞行操纵。
3. 从教学的角度演示并同时讲解悬停滑行。
4. 分析和纠正模拟的与悬停滑行相关的常见问题。
D 科目:升空滑行
目的:确认申请人:
1. 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其具备与升空滑行相关的教学知识:
a. 如何保持适当的转速。
b. 选择适当的操纵高度和速度。
c. 正确使用桨矩杆、驾驶杆和脚蹬,以便在逆风和侧风条件下保持预计轨迹和地速。
d. 修正风的影响。
2. 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其具备与升空滑行相关的常见问题的教学知识:
a. 转速控制不当。
25
b. 桨矩杆、驾驶杆和脚蹬使用不当。
c. 高度和速度不稳定。
d. 修正风时错误地使用飞行操纵。
3. 从教学的角度演示并同时讲解升空滑行。
4. 分析和纠正模拟的与升空滑行相关的常见问题。
E 科目:坡地操纵
目的:确认申请人:
1. 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其具备与坡地操纵相关的教学知识:
a. 选择坡地时应考虑的因素。
b. 考虑性能、风、障碍物的及乘客撤离等因素,计划和实施坡地操纵。
c. 坡地地表条件的影响。
d. 如何保持正确的转速。
e. 下降至接地过程中的操纵技术。
f. 刹车的使用。(如适用)
g. 防止动力侧翻应考虑的因素。
h. 坡地起飞及离场技术。
2. 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其具备与坡地操纵相关的常见问题的教学知识:
a. 坡地起飞和着陆计划不当。
b. 未能考虑风的影响。
c. 转速控制不当。
d. 将尾桨转到上坡方向。
e. 放下下坡方向滑橇或滑轮过快。
f. 沿坡地向下滑。
g. 刹车使用不当。(如适用)
h. 可能会导致动力侧翻的状况。
3. 从教学的角度演示并同时讲解坡地操纵。
4. 分析和纠正模拟的与坡地操纵相关的常见问题。
Ⅷ.操作范围:起飞、着陆和复飞
注:考试员至少选考一项起飞科目和一项进近科目进行考试。
26
A 科目:正常和侧风起飞和爬升
目的:确认申请人:
1. 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其具备与正常和侧风起飞及爬升相关的教学知识:
a. 风的分析。
b. 影响起飞和爬升性能的因素。
c. 如何保持适当的转速。
d. 在逆风和侧风条件下,起飞前如何在地面保持固定的位置或建立稳定的悬停。
e. 有效过渡升力的产生。
f. 加速到正常爬升。
g. 爬升速度和功率设置。
h. 在爬升过程中侧风修正和航迹保持。
2. 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其具备与正常和侧风起飞及爬升相关的常见问题的教学知识:
a. 转速控制不当。
b. 驾驶杆、桨矩杆和脚蹬使用不当。
c. 在获得过渡升力之前,未能使用足够的油门避免下沉。
d. 在初始爬升增速阶段姿态油门配合不当。
e. 未能建立和保持爬升功率和速度。
f. 爬升过程中出现偏移。
3. 从教学角度演示并同时讲解正常或侧风起飞及爬升。
4. 分析和纠正模拟的与正常或侧风起飞及爬升相关的常见问题。
B 科目:大功率起飞和爬升
目的:确认申请人:
1. 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其具备与大功率起飞及爬升相关的教学知识:
a. 分析考虑性能数据包括高度、速度图的重要性。
b. 影响起飞和爬升性能的因素。
c. 如何调整和保持适当的转速。
d. 在起飞前开始提桨矩的初步技术。
e. 开始起飞并建立爬升越障的技术。
f. 过渡到正常爬升的功率及速度。
27
g. 在爬升过程中侧风修正和地面航迹保持。
2. 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其具备与大功率起飞及爬升相关的常见问题的教学知识:
a. 未能充分考虑性能数据(包括高度、速度图)。
b. 转速控制不当。
c. 驾驶杆、桨矩杆和脚蹬使用不当。
d. 未能使用预定的越障功率来保持适当的姿态和速度。
e. 越障后未能恢复正常爬升功率和速度。
f. 爬升过程中出现偏移。
3. 从教学角度演示并同时讲解大功率起飞及爬升。
4. 分析和纠正模拟的与大功率起飞及爬升相关的常见问题。
C 科目:滑跑起飞
目的:确认申请人:
1. 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其具备与滑跑起飞相关的教学知识:
a. 适用本机动动作的情形。
b. 影响起飞和爬升性能的因素。
c. 如何调整和保持适当的转速。
d. 在开始起飞前的准备技术。
e. 如何在地面开始向前加速运动。
f. 达到有效过渡升力的标志。
g. 过渡到正常爬升速度时功率设置。
h. 在爬升过程中侧风修正和航迹保持。
2. 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其具备与滑跑起飞相关的常见问题的教学知识:
a. 转速控制不当。
b. 驾驶杆、桨矩杆和脚蹬使用不当。
c. 未能保持好航向和航迹。
d. 在尝试升空前未能获得有效过渡升力。
e. 在地面滑跑过程中向前稳杆过多。
f. 升空后二次接地。
g. 在获得爬升速度之前高度过高。
h. 未能获得并保持爬升功率和速度。
28
3. 从教学角度演示并同时讲解滑跑起飞。
4. 分析和纠正模拟的与滑跑起飞相关的常见问题。
D 科目:正常和侧风进近
目的:确认申请人:
1. 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其具备与正常及侧风进近相关的教学知识:
a. 影响性能的因素。
b. 如何保持适当的转速。
c. 下滑线及下滑速度的调整与保持。
d. 飞行操纵协调性。
e. 侧风修正和航迹保持。
f. 有效过渡升力的消除。
g. 如何完成进近。
2. 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其具备与正常及侧风进近相关的常见问题的教学知识:
a. 转速控制不当。
b. 下滑线不正确。
c. 调整下滑线桨矩杆使用不当,调整下滑速度时驾驶杆使用不当。
d. 油门改变时脚蹬修正不协调。
e. 到达着陆点时有余速。
3. 从教学角度演示并同时讲解正常及侧风进近。
4. 分析和纠正模拟的与正常及侧风进近相关的常见问题。
E 科目:高进近
目的:确认申请人:
1. 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其具备与高进近相关的教学知识:
a. 目的。
b. 考虑性能数据(包括高度、速度图)。
c. 选择适当的下滑线以安全越障。
d. 如何保持适当的转速。
e. 下滑线及下降率的调整与保持。
f. 飞行操纵协调性。
29
g. 侧风修正及航迹保持。
h. 消除有效过渡升力的位置。
i. 如何完成进近。
2. 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其具备与高进近相关的常见问题的教学知识:
a. 不正确的下滑线。
b. 转速控制不当。
c. 调整下滑线时桨矩杆使用不当,调整下滑速度时驾驶杆使用不当。
d. 油门改变时脚蹬修正不协调。
e. 到达着陆点时地速不为零。
f. 不能确定有效过渡升力消失的位置。
3. 从教学角度演示并同时讲解高进近。
4. 分析和纠正模拟的与高进近相关的常见问题。
F 科目:低下滑线进近和滑跑着陆
目的:确认申请人:
1. 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其具备与低下滑线进近及滑跑着陆相关的教学知识:
a. 目的。
b. 地表条件对着陆的影响。
c. 影响性能的因素。
d. 如何保持适当的转速。
e. 障碍物及其它危险情况的考虑。
f. 下滑线和下降率的调整和保持。
g. 飞行操纵协调性。
h. 侧风修正及航迹保持。
i. 有效过渡升力的消除。
j. 从下降过渡到接地。
k. 接地后的操纵技术。
2. 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其具备与低下滑线进近及滑跑着陆相关的常见问题的教学知识:
a. 转速控制不当。
b. 下滑线不正确。
c. 调整下滑线桨矩杆使用不当,调整下滑速度时驾驶杆使用不当。
30
d. 油门改变时脚蹬修正不协调。
e. 在进近后段,未能保持好适当的速度以利用有效过渡升力。
f. 接地时地速过大。
g. 接地姿态不好。
h. 接地后方向保持不好。
3. 从教学角度演示并同时讲解低下滑线进近及滑跑着陆。
4. 分析和纠正模拟的与低下滑线进近及滑跑着陆相关的常见问题。
G 科目:复飞
目的:确认申请人:
1. 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其具备与复飞相关的教学知识:
a. 需要实施复飞的情况。
b. 根据障碍物、升力转移和发动机反应时间等因素影响及时决断的重要性。
c. 正确设置功率。
d. 在转入爬升过程中操纵及时、协调。
e. 在爬升过程中保持正确的航迹和超障余度。
2. 确认申请人具备与复飞相关的常见问题的教学知识:
a. 未能判断实施复飞的情况。
b. 复飞时机掌握不好的危害。
c. 在转入爬升过程中操纵不及时、协调。
d. 未能正确控制航迹和超障余度。
3. 从教学角度演示并同时讲解复飞。
4. 分析和纠正模拟的与复飞相关的常见问题。
Ⅸ.操作范围:基础飞行科目
注:考试员至少应选择一项进行考试。
A 科目:直线平飞
目的:确认申请人:
1. 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其具备与直线平飞相关的教学知识:
31
a. 飞行操纵的作用及其使用。
b. 综合教学方法。
c. 配平技术。
d. 克服紧张和过量操纵的方法。
2. 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其具备与直线平飞相关的常见问题的教学知识:
a. 飞行操纵不协调。
b. 注意力分配不当。
c. 配平方法不当。
3. 从教学的角度演示并同时解释直线平飞。
4. 分析并纠正模拟的与直线平飞相关的常见问题。
B 科目:平飞转弯
目的:确认申请人:
1. 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其具备与平飞转弯相关的教学知识:
a. 飞行操纵的作用及其使用。
b. 综合教学方法。
c. 配平技术。
d. 克服紧张和过量操纵的方法。
2. 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其具备与平飞转弯相关的常见问题的教学知识:
a. 飞行操纵不协调。
b. 注意力分配不当。
c. 配平方法不当。
3. 从教学的角度演示并同时解释平飞转弯。
4. 分析并纠正模拟的与平飞转弯相关的常见问题。
C 科目:直线爬升和爬升转弯
目的:确认申请人:
1. 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其具备与直线爬升和爬升转弯相关的教学知识:
a. 飞行操纵的作用及其使用。
b. 综合教学方法。
c. 配平技术。
32
d. 克服紧张和过量操纵的方法。
2. 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其具备与直线爬升和爬升转弯相关的常见问题的教学知识:
a. 飞行操纵不协调。
b. 注意力分配不当。
c. 配平方法不当。
3. 从教学的角度演示并同时解释直线爬升和爬升转弯。
4. 分析并纠正模拟的与直线爬升和爬升转弯相关的常见问题。
D 科目:直线下降和下降转弯
目的:确认申请人:
1. 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其具备与直线下降及下降转弯相关的教学知识:
a. 飞行操纵的作用及其使用。
b. 综合教学方法。
c. 配平技术。
d. 克服紧张和过量操纵的方法。
2. 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其具备与直线下降及下降转弯相关的常见问题的教学知识:
a. 飞行操纵不协调。
b. 注意力分配不当。
c. 配平方法不当。
3. 从教学的角度演示并同时解释直线下降及下降转弯。
4. 分析并纠正模拟的与直线下降及下降转弯相关的常见问题。
Ⅹ.操作范围:性能机动飞行
注:考试员至少应选择科目 B 或 C 进行考试,另外,申请人应该提供一架可以用于演示自转接地的直升
机。
A 科目:快停
目的:确认申请人:
1. 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其具备与快停相关的教学知识:
a. 目的。
b. 如何在整个动作过程中保持适当的转速。
33
c. 对风向、风速、地形及障碍物的考虑。
d. 脚蹬的正确使用。
e. 选择能够保证尾桨与地形之间安全间隔的高度。
f. 驾驶杆和桨距杆的协调操纵。
2. 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其具备与快停相关的常见问题的教学知识:
a. 转速控制不当。
b. 脚蹬使用不当。
c. 驾驶杆和桨距杆操纵不协调。
d. 不能正确控制减速比率。
e. 在停止向前运动时机尾离地高度过低。
f. 没有保持足够的安全越障高度。
3. 从教学的角度演示并同时讲解快停。
4. 分析并纠正模拟的与快停相关的常见问题。
B 科目:直线自转
目的:确认申请人:
1. 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其具备与直线自转相关的教学知识:
a. 目的。
b. 正确选择接地区域。
c. 如何保持适当的发动机及旋翼转速。
d. 对风向、风速的考虑。
e. 在选择接地区域时对密度高度、总重、旋翼转速、空速及风的考虑。
f. 科目进入条件。
g. 飞行操纵协调性、航空器高度及自转速度。
h. 减速、桨距杆的使用及接地技术。
i. 实施功率恢复至悬停的技术。
2. 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其具备与直线自转相关的常见问题的教学知识:
a. 发动机及旋翼转速控制不当。
b. 飞行操纵,特别是脚蹬操纵的不协调。
c. 下降过程中姿态和速度不合适。
d. 动作完成时机判断不及时、方法不当。
34
3. 从教学的角度演示并同时讲解直线自转。
4. 分析并纠正模拟的与直线自转相关的常见问题。
C 科目:180°自转
目的:确认申请人:
1. 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其具备与 180°自转相关的教学知识:
a. 目的。
b. 正确选择接地区域。
c. 如何保持适当的发动机及旋翼转速。
d. 对风向、风速的考虑。
e. 在选择接地区域时对密度高度、总重、旋翼转速、空速及风的考虑。
f. 科目进入条件。
g. 飞行操纵协调性、航空器高度及自转速度。
h. 正确计划及实施自转。
i. 减速、桨距杆的使用及接地技术。
j. 实施功率恢复至悬停的技术。
2. 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其具备与 180°自转相关的常见问题的教学知识:
a. 发动机及旋翼转速控制不当。
b. 飞行操纵,特别是脚蹬操纵不协调。
c. 下降过程中姿态和速度不正确。
d. 动作完成时机判断不及时、方法不当。
3. 从教学的角度演示并同时解释 180°自转。
4. 分析并纠正模拟的与 180°自转相关的常见问题。
Ⅺ.操作范围:应急操纵
注:考试员至少应从 A、B、C 或 D 中选择一个科目进行飞行考试,从 E、F、G、H、I 或 J 中选择一个科
目在地面口头提问。
A 科目:悬停时发动机失效
目的:确认申请人:
1. 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其具备与悬停时发动机失效相关的教学知识:
35
a. 发动机失效的识别。
b. 如何保持稳定的航向。
c. 偏移的修正。
d. 密度高度、离地高度、总重、风及旋翼转速对性能的影响。
e. 从静止或前飞悬停进入自转及接地的技术。
2. 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其具备与悬停发动机失效相关的常见问题的教学知识:
a. 在油门减小时未能正确及充分抵舵。
b. 在接地前未修正偏侧。
c. 桨距杆使用不当。
d. 未能保持水平姿态接地。
3. 从教学的角度演示并同时讲解悬停时发动机失效。
4. 分析并纠正模拟的与悬停时发动机失效相关的常见问题。
B 科目:飞行中发动机失效
注:考试员应要求申请人在足够的安全高度上恢复功率结束该科目,该高度应该保证一旦真正出现发动
机失效时能确保安全接地。
目的:确认申请人:
1. 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其具备与飞行中发动机失效相关的教学知识:
a. 对合适的迫降场始终保持清醒认识的重要性。
b. 在自转中调整及保持适当的旋翼转速、空速及脚蹬配平的技术。
c. 观察估计风向、风速的方法。
d. 密度高度、总重、旋翼转速、空速及风对迫降场选择的影响。
e. 迫降场的选择。
f. 计划并飞向选定的迫降场。
g. 当时间允许时,在飞向迫降场及完成应急程序之间合理分配注意力的重要性。
h. 迫降时调整目测的技术。
i. 结束科目的时机和方法。
2. 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其具备与飞行中发动机失效相关的常见问题的教学知识:
a. 不能正确识别应急情况,调整及保持适当的旋翼转速并确认发动机工作情况。
b. 在选择迫降场时判断、考虑不周。
c. 未能估计风向、风速。
36
d. 在进入自转及下降过程中飞行操纵不协调。
e. 在进入自转及下降过程中姿态速度保持不当。
f. 不能按当时的情形选择合适的飞行路线。
g. 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未能完成应急程序。
h. 迫降目测过高或过低。
i. 在功率恢复过程中飞行操纵不协调。
3. 从教学的角度演示并同时讲解飞行中发动机失效。
4. 分析并纠正模拟的与飞行中发动机失效相关的常见问题。
C 科目:涡环
目的:确认申请人:
1. 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其具备与涡环相关的教学知识:
a. 容易导致涡环的情况。
b. 涡环的及时识别。
c. 涡环改出技术。
2. 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其具备与涡环相关的常见问题的教学知识:
a. 不能识别导致涡环出现的条件。
b. 不能察觉涡环的最初征兆。
c. 改出涡环时操纵不当。
3. 从教学的角度演示并同时讲解涡环。
4. 分析并纠正模拟的与涡环相关的常见问题。
D 科目:低旋翼转速改出
注:如果用于考试的直升机不能关闭调速器,则该科目应以口头提问的形式进行。
目的:确认申请人:
1. 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其具备与低旋翼转速相关的教学知识:
a. 容易导致低旋翼转速的情况。
b. 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低旋翼转速可能引起的潜在问题。
c. 改出技术。
2. 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其具备与低旋翼转速相关的常见问题的教学知识:
a. 不能识别导致低旋翼转速产生的条件。
37
b. 不能判断低旋翼转速的出现,并采取适当的修正措施。
c. 操纵不当。
3. 从教学的角度演示并同时讲解低旋翼转速改出。
E 科目:尾桨失效
目的:通过讲述下列内容,确认申请人具备与尾桨失效相关的教学知识:
1. 与此相关的直升机空气动力学。
2. 失效的现象。
3. 推荐的保持状态的操纵方法。
4. 如何选择着陆区。
5. 尾桨失效的安全着陆技术。
F 科目:动力侧翻
目的: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申请人具备有关动力侧翻相关的教学知识:
1. 与此相关的直升机空气动力学。
2. 在促成动力侧翻时,尾桨拉力、侧风、倾斜、驾驶杆及桨距杆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3. 在不同地面起飞着陆时的预防措施。
G 科目:地面共振
目的: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申请人具备有关地面共振相关的教学知识:
1. 与此相关的空气动力学及与全铰式旋翼系统的联系。
2. 导致产生地面共振的情况。
3. 在不同地面起飞着陆时的预防措施。
H 科目:失重
目的: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申请人具备与失重相关的教学知识:
1. 导致失重的情形。
2. 失重的识别。
3. 防止旋翼轴碰撞的正确恢复程序。
4. 失重状态在不同旋翼系统上的影响。
I 科目:系统及设备故障
38
目的: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申请人具备与系统及设备故障相关的教学知识:
1. 地面或飞行中冒火或着火。
2. 发动机的滑油及燃油系统。
3. 汽化器或进气道结冰。
4. 液压系统。
5. 电气系统。
6. 飞行操纵。
7. 旋翼、减速器系统。
8. 全静压系统。
9. 任何其他系统或设备。
J 科目:应急设备及救生装置
目的:通过讲述下列内容,确认申请人具备与应急设备及救生装置相关的教学知识:
1. 在直升机上的位置。
2. 操作或使用方法。
3. 保养。
4. 储藏。
5. 用于不同气候、不同地形及水上的设备及装置。
Ⅻ.操作范围:特殊操作
注:考试员至少应选择一个科目进行考试。
A 科目:复杂地形操作
目的:确认申请人:
1. 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其具备与复杂地形操作相关的教学知识:
a. 实施高空及低空勘察。
b. 观测风向、风速、气流、地形、障碍物及迫降场的方法。
c. 进场路线、着陆点及离场路线的选择。
d. 如何保持适当的转速。
e. 如何沿预计的进场路线飞至着陆点,并保持适当的下滑角及速度。
f. 决定悬停还是着陆时应该考虑的因素。
39
g. 根据风及障碍物进行地面勘察,选择合适的起飞点。
h. 影响起飞及爬升性能的因素。
i. 在不同条件下起飞、爬升时应该考虑的因素。
2. 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其具备与复杂地形操作相关的常见问题的教学知识:
a. 未能或不正确地进行高空及低空勘察。
b. 未能沿预选的进场路线飞行,或未能保持适当的下滑角及速度。
c. 转速控制不当。
d. 在选择进场或离场路线时超障余度不够。
e. 未选择迫降场。
f. 在高空勘察时未选择明确的着陆点。
g. 如果情况需要,未能相应地改变着陆点。
h. 未能考虑在进场过程中风向、风速、气流或有效过渡升力损失的影响。
i. 不符合特定情况的起飞及爬升技术。
3. 从教学的角度演示并同时讲解复杂地形操作。
4. 分析并纠正模拟的与复杂地形操作相关的常见问题。
B 科目:楼顶及平台操作
目的:确认申请人:
1. 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其具备与楼顶及平台操作相关的教学知识:
a. 实施高空及低空勘察。
b. 风向、风速、气流、地形、障碍物及迫降场的影响。
c. 进场路线、着陆点及离场路线的选择。
d. 如何保持适当的转速。
e. 如何沿预计的进场路线飞至着陆点,并保持适当的下滑角及速度。
f. 决定是以悬停还是地面作为着陆点时应该考虑的因素。
g. 根据风及障碍物选择合适的起飞点。
h. 影响起飞及爬升性能的因素。
i. 在不同条件下起飞、爬升时应该考虑的因素。
2. 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其具备与楼顶及平台操作相关常见问题的教学知识:
a. 未能或不能正确地进行高空及低空勘察。
b. 未能沿预选的进场路线飞行,或未能保持适当的下滑角及速度。
40
c. 转速控制不当。
d. 在选择进场或离场路线时超障余度不够。
e. 未选择迫降场。
f. 在高空勘察时未选择明确的着陆点。
g. 如果情况需要,未能相应地改变着陆点。
h. 未能考虑在进场过程中风向、风速、气流或有效过渡升力损失的影响。
i. 不符合特定情况的起飞及爬升技术。
3. 从教学的角度演示并同时解释楼顶及平台操作。
4. 分析并纠正模拟的与楼顶及平台操作相关的常见问题。
ⅩⅢ.操作范围:飞行后程序
科目:着陆后程序及停机
目的:确认申请人:
1. 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其具备与着陆后程序及停机相关的教学知识:
a. 在悬停至停机区域过程中减小旋翼下洗气流危害的方法。
b. 发动机温度稳定及关车。
c. 固定旋翼和驾驶舱的方法。
d. 旅客离开安全注意事项
e. 飞行后检查,包括检查单的使用。
f. 加油程序,包括安全注意事项。
2. 通过对下列内容的讲解,确认其具备与着陆后程序及停机相关的常见问题的教学知识:
a. 不按推荐程序操作会导致的危害。
b. 未能进行飞行后检查及使用检查单。
3. 从教学的角度演示并同时解释着陆后程序及停机。
4. 分析并纠正模拟的与着陆后程序及停机相关的常见问题。
41
附录:增加等级科目表
增加飞行教员合格证直升机级别等级(和旋翼机类别等级,如适用)
操作范围
要求测试
的范围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Ⅶ
Ⅷ
Ⅸ
Ⅹ
Ⅺ
Ⅻ
ⅩⅢ
飞行教员合格证及等级
ASE
AME
RG
否
否
否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否
否
否
是
是
是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GP
否
是
是
否
是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GNP
否
是
是
否
是
是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IAH
否
是
是
否
是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LB
否
是
是
否
是
是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LA
否
是
是
否
是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注:如果申请人持有不止一个等级的飞行教员执照,而对于一特定的操作范围,不同等级对应表格显示
“无”和“选一”,则选择“无”。这是因为申请人在先前的飞行教员执照实践考试中已圆满完成相应的操
作范围。考试员可以自行决定,在任何操作范围内对申请人进行评估。ASE
AME 多发飞机
RG
旋翼机
GP
有动力滑翔机
GNP 无动力滑翔机
IAH 仪表飞机/直升机
42
LB
轻于空气的气球
LA
轻于空气的气艇
单发飞机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