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 ********************** 促进实现

advertisement
政府间化学品安全论坛
03.TS
议程项目 8
全球化学品安全伙伴关系
促进实现2020年目标
IFCS/Forum - VI/03.TS
原文:英文
2008 年 3 月 22 日
论坛 VI
政府间化学品安全论坛
第六届会议
塞内加尔,达喀尔
2008 年 9 月 15-19 日
**********************
集思广益文件
铅镉贸易中的国际运输:国际关注问题?
由国际环境法中心(CIEL)与论坛常务委员会工作组磋商
并代表主要发起国德国政府拟定
秘书处: 抄送世界卫生组织, 20 Avenue Appia, CH-1211 Geneva 27, Switzerland
电话: +41 (22) 791 3873/3650; 传真: +41 (22) 791 4875; 电子邮件: ifcs@who.int; 网站: www.ifcs.ch
本政府间化学品安全论坛集思广益文件由华盛顿国际环境法中心(CIEL)
Erika Rosenthal 和 Glenn Wiser 准备,并代表德国政府/主要发起国意见。
Translation has been provided through a special contribution from the
Government of Germany, lead sponsor
Intergovernmental Forum on Chemical Safety
Sixth Session – Forum VI
15 – 19 September 2008
IFCS/Forum-VI/03.TS
25 March 2008
目录
1.
引言 ............................................................................................................................... 1
1.1 集思广益文件的背景与目的 1
1.2 集思广益文件的范围与结构 3
2.
构架议题 ....................................................................................................................... 4
2.1 毒性和生态毒性 ................................................................................................... 4
2.1.1铅 ................................................................................................................... 5
2.1.2镉 ................................................................................................................... 5
2.2. 国际贸易流动 ....................................................................................................... 6
2.2.1铅 ................................................................................................................... 6
2.2.2镉 ................................................................................................................... 7
2.3 国际贸易引起的铅和镉接触 ............................................................................... 8
2.3.1初级生产与出口 ........................................................................................... 8
2.3.2进口产品 ....................................................................................................... 9
2.3.3废弃物 ......................................................................................................... 10
2.4 适用于铅和镉贸易的国际协定 ......................................................................... 11
2.4.1《鹿特丹公约》 ......................................................................................... 11
2.4.1《巴塞尔公约》 ......................................................................................... 12
2.4.3其他协定 ..................................................................................................... 13
3.
对有害物质贸易是否会引发国际关注的考虑 ......................................................... 14
3.1 某些物质或活动给人类健康或环境带来不可接受的风险 ............................. 14
3.2 一个或更多国家的行为或疏忽会加大伤害他国的风险 ................................. 15
3.3 各国认识到,单靠自己单方面的力量很难或者不可能抵御增加的风险 ..... 16
4.
讨论铅和镉的贸易是否会成为国际关注问题 ......................................................... 18
4.1 铅和镉是否对人类健康或环境带来不可接受的风险? ................................. 18
4.2 和贸易相关的活动是否会增加铅和镉所致伤害的风险? ............................. 19
4.3 国家是否难以单方面保护自己? ..................................................................... 20
5.
论坛 VI 有关铅和镉问题可能获得的成果 ............................................................... 23
Intergovernmental Forum on Chemical Safety
Sixth Session – Forum VI
15 – 19 September 2008
1.
IFCS/Forum-VI/03.TS
25 March 2008
引言
1.1 集思广益文件的背景与目的
通过国际贸易进行的铅和镉运输是否需要国际社会采取协调行动保护人类健康与环
境。
1. 2006 年 9 月 25-29 日在布达佩斯召开的政府间化学品安全论坛(IFCS)第五次会
议上,论坛 V 通过了一项关于汞、铅和镉的声明,敦促政府间化学品安全论坛参与
者和国际化学品管理大会(ICCM)“考虑地方、国家、区域和全球层面对汞、铅和
镉采取适当行动,特别强调需要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国家的参与” 1。在该声明之
前,可持续发展世界峰会各国已做出承诺,“要促进减少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有害的重
金属的威胁,包括审查有关研究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汞及其化合物全球评估
等”2;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理事会决定敦促“各国政府、政府间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与私
营部门合作明确减少铅接触的有效方式以及加强监督和监测工作并治疗铅中毒。” 3
2. 本集思广益文件和论坛 VI 有关铅、镉的会议根据这些要求,审查了铅和镉作为
商品类金属以及产品和废物中所含金属成分,通过国际贸易引发的扩散是否需要国
际社会采取协调行动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本集思广益文件分析了这类贸易可能会
导致单个国家无法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否会成为国际关注的问题,以及是否需
要国际社会采取协调行动来予以解决。本集思广益文件和论坛 VI 旨在向可能在
2009 年举行的第二届国际化学品管理大会(ICCM-2)和第二十五届联合国环境规划
署理事会会议有关本主题的讨论提供更多信息,为其它正在进行的联合国铅、镉工
作进行补充。
3. 这一重要的问题并非新问题。政府间化学品安全论坛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简称经合组织)在 20 世纪 90 年代就已着手解决该问题,并各自设定了在何
时有必要针对某种化学品采取国际行动的标准。当时,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理事会要
求政府间化学品安全论坛就最先列出的 12 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采取国际
行动提出建议4。政府间化学品安全论坛建议理事会应开始进行谈判,制定有法律约
束力的文件,“(该)进程要融入不同地区有关持久性、有毒化学物质的生物体内积
政府间化学品安全论坛论坛 V《关于汞、铅和镉的布达佩斯声明》, 第 10 段落, IFCS/FORUM-V/05w,
摘要 (2006), http://www.who.int/ifcs/documents/forums/forum5/report/en/index.html.IFCS
2
可持续发展世界峰会实施计划, 第 23(g)段 (2002),
http://www.un.org/esa/sustdev/documents/WSSD_POI_PD/English/WSSD_PlanImpl.pdf.
3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理事会决定 22/4 III, 铅 (2003), http://www.chem.unep.ch/Pb_and_Cd/GC-22-4-IIIlead.htm.
4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理事会决定 18/32,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1995).
1
1
Intergovernmental Forum on Chemical Safety
Sixth Session – Forum VI
15 – 19 September 2008
IFCS/Forum-VI/03.TS
25 March 2008
累、毒性和暴露的标准。” 5这些标准最终发展成为《斯德哥尔摩公约》采纳的持久
性有机污染物标准,包括大范围环境传输的标准。然而,政府间化学品安全论坛从
未制定出决定其他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化学品是否应引起国际关注的标准。6
4. 自 1990 年始,经合组织开始推进“现有化学品合作调查与风险降低”的试点工
作,包括铅、镉、汞、亚甲基氯化物和溴化阻燃剂。针对“经合组织范围内的协同行
动”制定出各种原则与标准。其中大多是经合组织成员国可采取的措施,而不是决定
化学品是否需要国际行动的标准。关于化学品本身的特点,化学品应该“构成严重的
风险”并会产生“共同、跨国界或全球性的问题”。 7 1996 年,经合组织《铅风险降低
部长宣言》等工作积极促进逐步淘汰汽油中的铅,消除玩具和食品包装等产品中的
铅接触,淘汰油漆、饮用水和职业环境中铅的使用。但经合组织《部长宣言》没有
提到通过国际贸易而引起的铅传输与流动。8
5. 随后对金属所致问题的考虑使人们达成普遍共识,认为如果这些金属有毒或具
有生态毒性,在生物体内积累,并在释放到环境中后经过长距离传输,则可能会引
发全球关注。比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理事会发现“汞及其全球传输/循环能力导致的
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有害影响”充分表明“有必要进一步采取国际行动降低汞及其化
合物释放到环境中所造成的人类健康和环境风险。”9
6. 就铅和镉而言,尽管大家公认这些金属有毒、会在生物体内积累并(从定义上
讲)具有持续性,专家尚未就其长距离环境传输的后果达成共识。为此,联合国环
境规划署目前正在对铅和镉进行科学评估,并编写现有风险管理措施名录以供 2009
年理事会第二十五届会议进一步考虑。铅和镉的长距离越境环境传输问题也在联合
国欧洲经济委员会《远距离越境空气污染公约》(LRTAP)下广泛谈论。然而,
《远距离越境空气污染公约》并没有关注国际贸易引起的铅和镉流动。
政府间化学品安全论坛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特设工作小组会议, 最终报告, IFCS/WG.POPs/Report.1,
at 14, para. 56 (1996), http://www.who.int/entity/ifcs/documents/general/adhoc_en.doc.
6
曾经提议在 1998 年组织一次讲习班,有兴趣的国家对该问题进行讨论。该班推到了 2000 年,最终
根本没有举办。 见政府间化学品安全论坛闭会期间小组第三次会议最终报告。 IFCS/ISG3/98.50w, at
19, para. 70 (1998), http://www.who.int/entity/ifcs/documents/general/isg3_report_en.pdf.
7
见政府间化学品安全论坛论坛 II,关于伙伴关系的主题会议:降低铅危险 (由经合组织发起),
IFCS/FORUM-II/97.05B, at 2-3 (1996).
8
见 OECD, C(96)42/Final (1996),
http://webdomino1.oecd.org/horizontal/oecdacts.nsf/Display/9BE26CBED53C82EFC12570880057EB60?Op
enDocument.
9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理事会决定 22/4 V, Mercury Programme, para. 1 (2003),
http://www.unep.org/gc/gc22/REPORTS/K0360710English.pdf.
5
2
Intergovernmental Forum on Chemical Safety
Sixth Session – Forum VI
15 – 19 September 2008
IFCS/Forum-VI/03.TS
25 March 2008
1.2 集思广益文件的范围与结构
鉴于现有国际社会的努力都旨在解决长距离环境传输问题,本集思广益文件不
再讨论该问题,而是关注与贸易引起的铅和镉国际传输可能有关的健康和环境问
题。如果各国不能通过采取单边或双边行动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那么也许需要采取
7.
国际协调行动或支持。对于能力有限无法很好管理化学品的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
国家而言尤为如此。
8.
本集思广益文件使用“国际关注”这一措辞来描绘铅和镉贸易可能给人类健康和
环境带来的多层面风险。本集思广益文件采用通过贸易的国际传输这一概念作为重
点,以区别于 “长距离环境传输”潜在影响评估,后者是《远距离越境空气污染公
约》、《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铅和镉科
学评审等其他国际努力的主题。
9. 本集思广益文件特别关注铅和镉的国际贸易是否会导致需要采取国际协调行动
加以解决的问题。由此,本文件集中考虑与是否需要采取全球或国际行动有关的问
题,而并非可用于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应对措施。政府间化学品安全论坛论坛 VI 可
根据各国经验,考虑国际活动的各项选择方案,应对日益增加的由铅和镉国际贸易
导致的健康和环境风险。
10. 正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铅镉科学信息中期评审提及,“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和
转型国家、由贸易和废物处置带来的物质流动是人类接触镉的主要原因。对铅[和镉]
传输的了解尚有空白,因此有必要开展这一领域的研究,以确定全球行动重点,降
低风险。”10
11. 本集思广益文件中所提出之信息与这些评估相一致。这一领域的其他数据和案
例研究将具有极高价值,特别是铅和镉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以发展中国家及转型国
家为终点、起点或它们之间的贸易流动;生产国和消费国与铅和镉商品、产品和废
弃物国际贸易可能有关的人类健康和环境负面影响的程度;此类贸易的社会经济影
响,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的影响。文件作者和主要发起国呼吁论坛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化学品, 有关铅的科学信息中期评审, 164 (2006 年 10 月) [之后称为 “联合国环境
规划署有关铅的中期评审”],
http://www.unepchemicals.ch/pb_and_cd/SR/Files/Interim_reviews/UNEP_Lead_review_InterimOct2006.pdf; UNEP Chemicals, Interim Review of Scientific Information on Cadmium, 149 (October 2006)
[hereinafter “UNEP Interim review on cadmium”],
http://www.unepchemicals.ch/pb_and_cd/SR/Files/Interim_reviews/UNEP_Cadmium_review_Interim_Oct2
006.pdf.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预计,中期审评将于 2008 年下半年完成,并提交给 2009 年召开的第 25
届理事会例行会议。一旦获得了新情况,将对中期审评做出进一步修订。根据填补数据空白的要
求,从下列网址可以获得收到的信息: http://www.chem.unep.ch/Pb_and_Cd/Call_for_information.htm.
10
3
Intergovernmental Forum on Chemical Safety
Sixth Session – Forum VI
15 – 19 September 2008
IFCS/Forum-VI/03.TS
25 March 2008
参与者分享可获得的信息,并继续努力推进空白领域的调查。邀请论坛铅镉工作组
个体成员及其他论坛参与者为论坛 VI 准备更多的信息论文,补充本集思广益文件的
信息和观点。
12. 本集思广益文件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本部分)为引言。
第二部分通过简要总结铅、镉有关信息,包括毒性和生态毒性、国际贸易流动、可能
与国际贸易有关的环境健康问题以及与此类贸易相关的多边协议,勾勒议题框架。
第三部分针对论坛 V 提出的问题,提出建议考虑引导讨论有害物质在整个生命周期
内的贸易对健康和环境造成的影响是否会达到国际关注水平,需要采取国际协调行
动。
第四部分讨论在第三部分所述背景下铅和镉的问题。
第五部分简要明确了论坛 V 有关铅和镉的可能成果。
13. 请注意,有关铅和镉的《参考清单》正作为本集思广益文件独立的补充文件发
放。该《参考清单》包括本集思广益文件中所引用的权威当局和信息来源,以及更
多利益攸关方可能有兴趣的文件,包括能获得的网址。
2.
构架议题
14. 第二部分通过简要总结铅、镉有关信息,涉及毒性和生态毒性、国际贸易流
动、可能与国际贸易有关的环境健康问题以及与此类贸易相关的国际协议,勾勒议
题框架。
2.1 毒性和生态毒性
15. 铅和镉在接触水平极低时仍会具有毒性,给人类健康和环境带来急性和慢性的
影响。
4
Intergovernmental Forum on Chemical Safety
Sixth Session – Forum VI
15 – 19 September 2008
2.1.1
IFCS/Forum-VI/03.TS
25 March 2008
铅
16. 铅对人体极具毒性,在接触水平极低时即能产生很多中毒反应。对人类健康的
急慢性影响可包括神经、心血管、肾脏、肠胃、造血器官和生殖系统影响。11 铅是
对儿童和发育中的胎儿最危险的化学品之一。12 最近和以往的研究都表明任何程度
的铅接触都会危害胎儿大脑。13 有研究估计,由于铅接触导致的中度智力迟缓和心
血管疾病造成近 1%的全球全部疾病负担,发展中国家地区的疾病负担最高。14 其他
脆弱群体包括社会和经济劣势人群和饮食缺乏蛋白质和钙的营养不良人群。15 世界
上大多数国家,或所有国家都存在铅接触。16
17. 文献中多有记载铅对于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毒性影响。在所有被研究的动物种类
中均发现铅会对若干器官和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包括血液、中枢神经系统、肾脏、
生殖系统和免疫系统。 17 铅在哺乳动物、海藻和无脊椎动物体内都会进行堆积。18
它既可以通过含铅土壤流失也可通过含铅废弃物的倾倒而进入地表水。19
2.1.2
镉
18. 镉接触会给人体带来多种急慢性影响,在肾脏的镉积聚会导致肾病。 20 对于非
吸烟者,食物通常是最大的接触源。21 最高危人群包括营养不良或缺铁的女性、肾
功能紊乱者以及体内缺铁的胎儿和儿童。孕产妇接触镉会导致新生儿体重过低,增
11
见北欧部长理事会, 铅审评, 16 (2003), http://www.who.int/ifcs/documents/forums/forum5/nmr_lead.pdf.
比如,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称,2000 年约有 800,000 名儿童受到了铅暴露带来的影响,导致智商降低
和潜在的轻度精神发育迟滞问题。A. Prüss-Üstün and C. Corvalán, WHO, Preventing Disease Through
Healthy Environments: Towards an Estimate of the Environmental Burden of Disease, 47 (2006),
http://www.who.int/quantifying_ehimpacts/publications/preventingdisease.pdf.
13
见 Schnaas, Lourdes, et al., Reduced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in Children with Prenatal Lead Exposure,
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114: 791 (2006),
http://www.ehponline.org/members/2005/8552/8552.pdf; see also Khwaja, M.A., Effect of Lead Exposure in
Children, SCIENCE, TECHNOLOGY & DEVELOPMENT, 24: 2 (2005).
14
Fewtrell, L.J., et. al., Estimating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of Mild Mental Retardation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from Environmental Lead Exposure, ENVIRONMENTAL RESEARCH, 94: 120-33
(2004), http://www.elsevier.com/locate/envres.
15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有关铅的中期评审, 前注 10, 第 12 段。
16
同上,第 9 段 。
17
同上, 第 10 段。
18
北欧部长理事会, 前注 11, 第 3 段。
19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铅镉工作组, Report of the first meeting of the Lead and Cadmium Working Group,
Annex 1, at 6, UNEP(DTIE)/Pb&Cd/WG.1/6 (2006).
20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有关铅的中期评审, 前注 10, 第 10 段;北欧部长理事会, 前注 11, 第 5-8 段.
21
美国环境保护局(USEPA), Technology Transfer Network Air Toxics Web Site, Cadmium Compounds:
Hazard Summary (1992, rev. Jan. 2000), http://www.epa.gov/ttn/atw/hlthef/cadmium.html.
12
5
Intergovernmental Forum on Chemical Safety
Sixth Session – Forum VI
15 – 19 September 2008
IFCS/Forum-VI/03.TS
25 March 2008
加自然流产的风险。22 也有报道表明在职业环境中的吸入性接触导致了发生肺癌风
险的增加。23
19. 像铅一样,镉对动植物和微生物也具有毒性。和所有金属一样,镉具有持久
性。主要在脊椎动物的肾脏和肝脏积聚。也在水生无脊椎动物和水藻内积聚,这些
有机体对镉是最敏感的。镉通过植物的积聚使这一污染物进入人类食物链。24
2.2. 国际贸易流动
20.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于铅和镉科学信息的中期评审都指出在这两种金属的国际
流动上均存在巨大的数据鸿沟,因此有必要开展更多研究以做出决策并确定全球行
动重点降低风险。25 特别是以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为终点和起点以及它们之
间的国际贸易流动方面严重缺乏数据。
2.2.1
铅
21. 铅矿石、金属、化合物和含铅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是一项全球性的工作,其中产
品生命周期中步骤繁多,每一步骤常在不同国家进行。 26 铅在 40 多个国家都有开
采,包括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27 铅原料的国际贸易范围甚广。
铅作为大量产品中所含金属在全球使用和贸易。近年来,铅主要用于铅电池,2003
年占全球报道消费量的 78%。 28 其他主要应用领域为铅化合物、铅皮、弹药、合
金、电缆包皮、汽油添加剂和油漆。29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有关镉的中期评审, 前注 10, 第 46 段 (citing Piasek, M. and Laskey, J.W., Effects of
in vitro cadmium exposure on ovarian steroidogenesis in rats, JOURNAL OF APPLIED TOXICOLOGY, 19: 21117 (1999); Johnson, M.D. et al., Cadmium mimics the in vivo effects of estrogen in the uterus and mammary
gland. NATURE MEDICINE, 9: 1081-84 (2003); Frery, N., Nessmann, et al., Environmental exposure to
cadmium and human birthweight, Toxicology, 79: 109-18 (1993); Schoeters, G., et al., Cadmium and
children: Exposure and health effects, Acta Paediatrica, 95 (Suppl.): 50-54 (2006)).
23
同上,第 41 段。 (citing Nordberg, G.F., Cadmium and health in the 21st century: Historical remarks
and trends for the future, Biometals, 17(5): 485-89 (2004)); 同时见美国环境保护局, 镉化合物, 前注 20。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 将镉分类为人类致癌物 I 组; 美国环境保护局将镉分类为可能的人类致癌物,
B1 组。
24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有关镉的中期评审, 前注 10, 第 8 段。
25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有关铅的中期评审, 前注 10, 第 164 段;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有关镉的中期评审, 前注
10, 第 149 段。
26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有关铅的中期评审, 前注 10, 第 81 段。
27
同上, 第 80 段。
28
同上, 第 7 段。
29
同上, 第 79 段。 (citing Ayres, R.U., Ayres, L.W. and Råde, I., The life cycle of copper, its co-products
and by-products,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IIED) and World 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BCSD) (2002)); 同时见 Kumar, A., Toxics Link, A Brush with
22
6
Intergovernmental Forum on Chemical Safety
Sixth Session – Forum VI
15 – 19 September 2008
IFCS/Forum-VI/03.TS
25 March 2008
22. 从 1970 年到 2003 年间全球铅消费从 450 万吨增长到了 680 万吨。30 比如,中
国是世界主要铅生产国和使用国。1998 年至 2004 年期间,中国的铅消费从 510,000
吨上升到 1,180,000 吨,增加了两倍多。31 2004 年,向中国出口铅浓缩物和铅矿石的
主要国家是澳大利亚、秘鲁和美国。依据现有数据,从中国进口精炼铅的主要国家
和地区有韩国、台湾和泰国。32
23. 电子废弃物的回收是全球铅工作的又一环节。 33 大量的电子废弃物被运往中
国、印度、尼日利亚和肯尼亚等发展中国家。34 而在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廉价首饰中
又发现非常高的铅含量,使铅又回到原地。中国玩具制造商使用的一些铅合金来源
于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出口的电子废弃物。35
2.2.2
镉
24. 镉也作为很多产品和废弃物中的金属组成部分来使用和交易。镉、镉化合物和
含镉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含镉浓缩物在世界各地提取,主要是作
为锌生产的副产品。36 1995 年到 2005 年年间,镉的初级生产地发生了转移,亚洲生
产迅速增多,欧洲生产相应减少。37 总体而言,全球镉的初级生产似乎在下降,而
再生产(主要是与锌生产有关)在增加。38
Toxics: An Investigation on Lead in Household Paints in India (2007), I., http://www.toxicslink.org/ovrvwprog.php?prognum=4&area=2.
30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有关铅的中期评审, 前注 10, 第 83 段; 同时见 Rand Merchant Bank, RMB Fixed
Income, Currency & Commodities Base Metals: Base Metals Weekly Report, 25 July 2007, (stating global
refined lead consumption totaled 3.431m tons in the first five months of 2007, up from 3.315m a year earlier,
and refined lead production rose to 3.432m tonnes from 3.389m over the same five month period),
http://www.randmerchantbank.com/web/rmbonline.nsf/Online/comms2007July/$FILE/RMB%20Base%20Metals%20Weekly%2020070725.pdf.
31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有关铅的中期评审, 前注 10, 第 85 段 (citing ILZSG, Principal uses of lead and zinc,
International Lead and Zinc Study Group, Lisbon, Portugal (2005)).
32
同上, 第 82 段 (citing ILZSG, Lead and zinc statistics, Monthly Bulletin of the International Lead and
Zinc Study Group, Lisbon, Portugal (2006)).
33
见 San Diego E-Waste LLC, Problems Caused By Electronic Waste,
http://www.sdewaste.com/ewaste.html. A typical computer monitor may contain more than six percent lead
by weight.
34
美联社, American Consumers Unwittingly Fuel Toxic Trade in Electronic Waste,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17 Nov. 2007, http://www.iht.com/bin/printfriendly.php?id=8373931.
35
Fairclough, G., China: Lead Toxins Take a Global Round Trip,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12 July 2007.
Note that electronic waste represents two percent of trash in U.S. landfills, but it equals seventy percent of
overall toxic waste. Lead can be found in circuit boards and monitor cathode ray tubes (CRTs). Puckett J. et
al., The Digital Dump: Exporting Re-use and Abuse to Africa, Basel Action Network (2005),
http://www.ban.org/BANreports/10-24-05/documents/TheDigitalDump.pdf.Fairclough, G.,
36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有关镉的中期评审, 前注 10, 第 79 段。
37
同上, 第 78 段 (citing U.S.G.S, 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 2006)。
38
见 美国地质调查局, 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 42-43 (2008),
http://minerals.usgs.gov/minerals/pubs/mcs/2008/mcs2008.pdf; Cooper, Moungar E. and Peter H. Kuck,
7
Intergovernmental Forum on Chemical Safety
Sixth Session – Forum VI
15 – 19 September 2008
IFCS/Forum-VI/03.TS
25 March 2008
25. 过去二十年间全球镉消费趋势呈现出,电池中的镉使用激增,而几乎所有其他
用途的镉使用都在下降。2005 年,镍镉(NiCd)电池占全球镉消费的 82%。39 镍镉
电池的制造链是全球化的:原材料、电池生产、产品电池组装、消费者购买和使用
产品分别分布在不同的国家。40
26. 2005 年国际镉协会收到的一份报告指出,中国国内市场和出口市场持续增长,
其他新兴和转型市场,如印度、俄罗斯和巴西,也都有增长的可能。41 如同铅,镉
也是电子废物的组成部分,在芯片电阻器,红外线探测器和半导体中均有存在。42
2.3 国际贸易引起的铅和镉接触
27. 本部分明确某些人类健康和环境风险,这些风险可能与国际贸易和出口有关的
铅和镉商品、化合物、产品和废弃物需求直接相关。全球贸易激增使很多公共健康
和环境问题变得全球化。43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指出,“跨国与跨洲货物与材
料贸易的加快是 21 世纪初的一个标志性特点。” 44 尽管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铅、镉科
学信息中期评审都承认有关铅和镉流动的数据存在空白需要进一步研究,但各均指
出“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由于贸易和废弃物处理导致的物质流动
是人类接触的主要原因。” 45
2.3.1
初级生产与出口
28. 对含铅和镉产品的国际需求刺激了人们不断的开采、提炼和生产铅和镉金属、
化合物和产品,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而这些国家又无力阻止、降
低或减缓这类活动通常会带来的严重的环境健康风险。由于环境健康成本很少反映
“Cadmium,” USGS 2005 Minerals Yearbook,
http://minerals.usgs.gov/minerals/pubs/commodity/cadmium/cadmimyb05.pdf.
39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有关镉的中期评审, 前注 10, 第 81 段 (citing International Cadmium Association,
Cadmium consumption by end uses, (2006)).
40
同上, 第 79 段。
41
Morrow H., International Cadmium Association, Cadmium Markets and Trends (Sept. 2005),
http://www.chem.unep.ch/pb_and_cd/SR/Files/Submission%20NGO/ICdA/MARKET%20Review%20Sept2
005-1.pdf.
42
Puckett, 前注 35。
43
Bettcher D., Yach D., and Guindon G.E, Global trade and health: key linkages and future challenges,
Bulleti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0),
www.who.int/docstore/bulletin/pdf/2000/issued4/bu0215.pdf.
44
英国广播公司新闻, UN warning on e-waste “mountain,” 27 Nov. 2006,
http://news.bbc.co.uk/2/hi/technology/6187358.stm.
45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有关铅的中期评审, 前注 10, 165 段;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有关镉的中期评审, 前注 10,
第 149 段。
8
Intergovernmental Forum on Chemical Safety
Sixth Session – Forum VI
15 – 19 September 2008
IFCS/Forum-VI/03.TS
25 March 2008
在其他国家消费者支付这些产品的价格上,生产国及其国民常常无法就所遭受的人
类和生态健康损害获得补偿。
29. 就铅而言,一个有记录的例证是秘鲁 La Oroya(奥罗亚)地区的 Doe Run 综合
金属冶炼厂,造成了大范围的铅中毒事件,使该地区被认为 2006 年世界十大最受污
染地区之一。根据秘鲁卫生部 1999 年的一份研究,La Oroya 地区 99.1%的孩子都遭
受铅中毒。自 90 年代后期以来的研究发现“几乎所有”6 岁以下儿童和很多年龄再大
一些的儿童和成年人血液含铅量都超过了世卫组织的上限值 10µg/dL。46 2007 年的
一份研究报告表明,空气中的铅含量持续高出秘鲁标准 4-6 倍。47 受出口需求的推
动,秘鲁是世界重要的铅来源国。48
30. 镉的初级生产已转移到亚洲,目前亚洲的生产水平已是欧洲的 5 倍。49 中国、
韩国和墨西哥是目前主要的初级镉金属生产国,中国是移动镍镉电池的主要生产
国。50 镉污染土地是很多亚洲国家面临的严峻问题,镉可由此进入食物供应,特别
是大米供应;中国 10%以上的可耕地遭到污染51。
2.3.2
进口产品
31. 尽管很多工业化国家已采取综合监管措施解决铅和镉给健康和环境带来的风
险,这些措施尚不能有效控制国际贸易导致的释放和接触。比如,美国和丹麦均开
展了镍镉电池收集和回收项目。但是,“相当多的电池将随着城市固体废弃物被丢
弃。” 52
46
Fraser, B., Peruvian Mining Town Must Balance Health and Economics, THE LANCET 367: 889-90 (2006),
http://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06683633/abstract.
47
Carlos Abanto Kcomt, Asociación Civil Labor, Segundo Informe sobre Evolución de la calidad de Aire en
La Oroya (May 2007) (reporting data from Censo Hemático del Centro de Salud La Oroya-DIRESA-2007),
http://www.aida-americas.org/templates/aida/uploads/docs/Cond_CalidadLaOroya_varios_07-05.pdf; see
also Salazar, M., PERU: Pollution Emergency Plan Instead of Real Action Plan for La Oroya, INTER PRESS
SERVICE, 10 Aug. 2007 (reporting main chimney at Doe Run complex emits average of 1.5 tons of lead every
twenty-four hours), http://ipsnews.net/news.asp?idnews=38854
48
美国国务院西半球事务局, 背景说明: Peru, July 2007, http://www.state.gov/r/pa/ei/bgn/35762.htm.
49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有关镉的中期评审, 前注 10, 第 78 段。
50
同上, 第 79 段。
51
Greenwire, TOXICS: Cadmium batteries sickening workers, environment in China, 15 Jan. 2008.
52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有关镉的中期评审, 前注 10, 第 125 段 (citing Maag, J. and Hansen, C.L., Collection
potential for nickel-cadmium batteries in Denmark, Environmental Project no. 1004, Danish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2005); see also INFORM, Community Waste Prevention Toolkit: Battery Fact Sheet
(noting that industry’s Rechargeable Battery Recycling Corp. collected and recycled only ten percent of the
28 million pounds of recyclable Ni-Cds that the RBRC expected to enter the waste stream during 2000),
http://www.informinc.org/fact_CWPbattery.php#rbrctopic.
9
Intergovernmental Forum on Chemical Safety
Sixth Session – Forum VI
15 – 19 September 2008
IFCS/Forum-VI/03.TS
25 March 2008
32. 2007 年美国玩具制造商美泰公司(Mattel)全球召回数百万件中国生产的玩
具,这些玩具的油漆铅含量超出安全标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均有召回。53 美
国公共卫生官员尚未能有效检测出进口儿童玩具的铅含量。美国环境健康组织的一
个联合机构发现,在 1200 件受检测的儿童产品中有 35%的产品铅含量远远超过联
邦政府含铅油漆的召回标准。 54 最近从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廉价首饰中检测到了很高
的铅含量。首饰中的一些铅取自西方国家废弃并出口到中国的电脑和其他电子产
品。据报道,2006 年美国有一名儿童因吞食了一个中国制造的首饰而死于急性铅中
毒。55
33. 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也日益面临进口含铅、镉产品通过正常使用导致铅
镉接触的问题。56比如,印度市场上约 70%的塑料玩具为进口玩具。从德里、钦奈
和孟买取样的 111 件 PVC(聚氯乙烯)和其他毛绒玩具样本中有 88 件含有不同浓度
的铅和镉。印度对玩具中的铅、镉或其他有毒金属总含量并没有强制标准。57
2.3.3
废弃物
34. 电子废弃物是世界城市废弃物里增长最快的部分,每年产生量为 2000 万到
5000 万吨。58交易的“二手”电子设备通常都是废弃或不能再用的,即真正的电子废
弃物。大部分这样的废弃物都出口到了中国、印度、尼日利亚和肯尼亚这样的发展
中国家,在这些国家,废弃物不加控制的进行燃烧,或通常使用锤子、煤气灯或徒
手提取物质,使得有毒物质未能妥当处理,导致严重的职业健康和安全及环境问
题。59 出口报废的电子设备把良好的环境回收和处置成本有效地从工业化国家转移
到了穷国,而穷国通常没有能力以环境无害化方式管理铅和镉废弃物。60 因此,设
英国广播公司新闻, Third recall for China-made toys, 5 Sept. 2007,
BBChttp://news.bbc.co.uk/2/hi/business/6979151.stm; 路透社, China targets toy and drug manufacturers, 9
Aug. 2007, http://www.reuters.com/article/email/idUSPEK9266020070809; 美泰公司消费者关系部, Lead
Paint Hazard Recall, http://service.mattel.com/uk/recall/recall_info_paint.asp (visited 25 March 2008).
54
美联社, Lead found in toys in stores, Los Angeles Times, 5 Dec. 2005,
http://www.latimes.com/business/la-fi-toys5dec05,1,2369615.story?coll=la-headlines-business.
55
Fairclough G., 前注 35。
56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有关镉的中期评审, 前注 10, 第 6 段。
57
Kumar, A., Pastore, P., Toxics Link, Toying with Toxics: An investigation of lead and cadmium in soft
plastic toys in three cities in India (2006),
http://www.toxicslink.org/docs/06161_Toying_with_Toxics_full_report.pdf.
58
Nakagawa L., EarthTrends, Toxic Trade: The Real Cost of Electronics Waste Exports from the United
States (2006), http://earthtrends.wri.org/features/view_feature.php?theme=3&fid=66.
59
美联社, American Consumers Unwittingly Fuel Toxic Trade in Electronic Waste,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17 Nov. 2007, http://www.iht.com/bin/printfriendly.php?id=8373931.
60
Renckens, S., A Network and Flows Perspective on E-waste Trade and Its Governance, IIEB Draft
Working Paper (Feb. 2007).
53
10
Intergovernmental Forum on Chemical Safety
Sixth Session – Forum VI
15 – 19 September 2008
IFCS/Forum-VI/03.TS
25 March 2008
备中的部分铅和镉“就会释放到环境中,其程度取决于处理的方式、采用的控制技术
和其他因素。” 61
35. 对电子废弃物的不当处置会导致大量的铅和镉泄漏到空气、水和土地中,包括
露天废弃物场所和管理不善的填埋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通常都是
如此。含铅和镉的产品“在发展中国家往往没有进行分类收集。” 62不加控制的燃烧
和不加区别的倾倒这类废弃物可能是当地和地区镉排放到大气、土壤和水系统的重
要来源。 63 堆积在填埋区和其它废弃物处理场的铅是未来环境释放的重要潜在来
源。64 据印度铅中毒国家中心报告,废弃物倾倒和未受监控的电子废弃物回收已经
导致班加罗尔等城市半数儿童血液中铅含量升高,并有可能导致智商降低。65 在印
度和赞比亚,有文献记录被铅和镉污染的废水是导致当地粮食种植作物中这些金属
含量提高的来源。66
2.4 适用于铅和镉贸易的国际协定
36. 国际上少有协议直接适用于或者考虑到铅和镉或含有铅、镉材料的国际贸易。
做到这一点的国际协议包括《鹿特丹公约》和《巴塞尔公约》。《巴塞尔公约》广
泛涵盖了所有含铅和镉的废弃物,而《鹿特丹公约》目前只覆盖了少量铅产品,并
完全没有包括镉。
2.4.1 《鹿特丹公约》
37. 《关于在国际贸易中对某些危险化学品和农药采用事先知情同意程序的鹿特丹
公约》(1998)有两个目标:(1)促进缔约方分担某些有害化学品国际贸易的责任
与合作行动,以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免受潜在伤害;(2)通过促进有关这些化学品
性质的信息交流,有利于以环境无害化方式使用这些化学品,为此类化学品的进出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有关镉的中期评审, 前注 10, 第 5 段。
同上, 第 5 段。
63
同上, 第 4-5 段;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有关铅的中期评审, 前注 10, 第 6-7 段。
64
北欧部长理事会, 前注 11, 第 3 段。
65
Simmons, D., India's poor tackle toxic e-waste, BBC News, 14 Oct. 2005,
http://news.bbc.co.uk/1/hi/programmes/click_online/4341494.stm.
66
苏塞克斯大学科学和技术政策研究公告, Contaminated irrigation water and food safety for the urban
and periurban poor: Appropriate measures for monitoring and control from field research in India and
Zambia (Dec. 2005), http://www.sussex.ac.uk/spru/documents/bulletin_dfid.pdf.
61
62
11
Intergovernmental Forum on Chemical Safety
Sixth Session – Forum VI
15 – 19 September 2008
IFCS/Forum-VI/03.TS
25 March 2008
口规定一套国家决策程序,并将这些决定通知缔约方。67该公约目前有 119 个缔约
方。68
38. 公约的核心是事先知情同意程序。公约附件三“事先知情同意清单”列出了一些
禁用或者严格限用的化学品以及一些极为危险的农药制剂。只有在预期进口缔约方
事先提供知情同意后,出口缔约方才能出口名单中的物质。如果出口缔约方(或其
境内单位)有意出口其本国境内禁用或严格限用、但附件三未包括的化学品,出口
缔约方必须向进口缔约方提供包括详细信息的出口通知。进口缔约方可要求获得更
多有关该化学品职业安全、环境和人类健康风险的信息。
39. 四乙铅和四甲基铅这两种汽油抗震剂都被列入了事先知情同意清单。国际贸易
中的很多铅化合物和产品中,只有这些化合物的贸易(由于含铅汽油在世界范围内
被淘汰,这种贸易在下降)受制于事先知情同意程序。镉未被列入其中,因此未被
涵盖。69
2.4.1 《巴塞尔公约》
40. 《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的最终目标是控制和降低有害
和其他废弃物的越界移动,防止并最大程度地减少这些物质的生成,支持此类废弃
物的环境无害化管理,积极促进清洁技术的转让和使用。《巴塞尔公约》涵盖具有
毒性和生态毒性的废弃物,包括铅和镉。该公约建立了一个控制有害废弃物越界移
动的框架,出口国只有事先向进口国和过境国主管当局出具书面通知后方能进行越
界移动。《巴塞尔公约》现有 170 个缔约方。70
41. 公约把有害或其他废弃物的“环境无害化管理”定义为“采取一切可行措施确保有
害或其他废弃物的管理能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不受由这些废弃物引发的不良影
响。”71 公约要求缔约方在发展技术指导方面开展合作以改善并实现对废弃物的环境
无害化管理。几年来,与多种废弃物和废液有关的自愿技术指导已得以制定以支持
缔约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缔约方实现废弃物的环境无害化管理。其中《关于对金
属和金属化合物实行环境无害化再循环与回收的技术准则草案(R4)》主要关注 12
67
见 《关于在国际贸易中对某些危险化学品和农药采用事先知情同意程序的鹿特丹公约》(1998),
http://www.pic.int/en/ConventionText/ONU-GB.pdf.
68
鹿特丹公约, “批准,” http://www.pic.int/home.php?type=t&id=63&sid=17 (visited 20 Feb. 2008).
69
鹿特丹秘书处已经收到了拉脱维亚和泰国分别对工业镉化合物和杀虫剂砷酸镉采取的最后管制行动
的通知。除非并且直至事先知情同意不同区域的至少一个国家报告称对这种使用采取了类似行动,
不能考虑将这两种物质列入鹿特丹公约清单。见 PIC Circular XXVI, app. V, at 333 (Dec. 2007),
http://www.pic.int/en/Circular/CIRC-26-EN.pdf.
70
巴塞尔公约, “巴塞尔公约缔约方,” http://www.basel.int/ratif/convention.htm (visited 20 Feb. 2008).
71
《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 2.8 条 (1989).
12
Intergovernmental Forum on Chemical Safety
Sixth Session – Forum VI
15 – 19 September 2008
IFCS/Forum-VI/03.TS
25 March 2008
种列入《巴塞尔公约》附件一的金属和金属化合物(包括铅和镉)的回收和再利
用。72 2003 年,公约通过了《废弃铅酸电池环境无害化管理技术指导》。 73 秘书处
也发布了实施《巴塞尔公约》时准备铅电池国家管理计划的培训手册。74
42. 公约也促进各方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开展活动进行电子废弃物的环境无害化管
理,包括来自移动电话、电脑以及其他来源的电子废弃物。75 这一进程所面临的挑
战之一是在国际贸易中如何区分废弃物和非废弃物,以及如何在国际法的框架下界
定这些贸易流动的特点,因为大量电子废弃物可能以二手、非废弃物产品的名义越
界移动。
2.4.3 其他协定
43. 《关于重金属的奥胡斯议定书》是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远距离越境空气污
染公约》(LRTAP)的八个议定书之一。 76任何国家都可批准《远距离越境空气污
染公约》和《奥胡斯议定书》;但只有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地区的国家已经这么
做。77 该议定书要求缔约方降低其镉、铅和汞的释放,旨在削减来自大型固定污染
源的排放,包括工业源(钢铁和有色金属生产)、燃烧过程(发电和道路交通)以
及废弃物焚化。《奥胡斯议定书》也促进缔约方之间的技术交流和其他形式的合
作。关于废弃物焚化,议定书为“产品管理措施”提供了指导,如替换和进行标识以
降低废液中的金属含量。78 这些规定不具约束性,并且不管制进口产品。然而,如
果进口产品含有铅和镉,这些规定的有效性会大打折扣。
44. 其他的区域协议如《保护东北大西洋海洋环境公约》(OSPAR)和《赫尔辛基
公约》同样也分别就破坏大西洋东北部和波罗的海海洋环境的铅和镉排放问题做出
规定。同奥胡斯议定书一样,这些公约没有涵盖铅和镉或含有这些金属的产品的国
际贸易。
巴塞尔公约缔约方会议, 第七次会议, Draft Technical Guidelines on the Environmentally Sound
Recycling/Reclamation of Metals and Metal Compounds (R4), UNEP/CHW.7/8/Add.3 (2004).
73
见 巴塞尔公约秘书处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the environmentally sound management of waste lead-acid
batteries, series/SBC No. 2003/9 (2003), http://www.basel.int/pub/techguid/tech-wasteacid.pdf.
74
巴塞尔公约秘书处, Training Manual for the Preparation of National Used Lead Acid Batteries
Environmentally Sound Management Plans in the Context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Basel Convention,
series SBC No 2004/5 (2004), http://www.basel.int/meetings/sbc/workdoc/tm-ulab/techdocs.html.
75
不限名额工作小组, Report on the Control of Transboundary Movements of Hazardous Wastes and their
Disposal, Part XII D: Workplan for 2009–2010, UNEP/CHW/OEWG/6/29 (2007),
http://www.basel.int/meetings/oewg/oewg6/docs/29e.pdf.
76
《1979年远距离越境空气污染公约》(1998),
http://www.unece.org/env/lrtap/full%20text/1979.CLRTAP.e.pdf
77
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的成员包括欧洲国家、美利坚合众国、加拿大、以色列以及包括俄罗斯联邦
在内的中亚各共和国。
78
《1998 年关于重金属的奥胡斯议定书》, 附件 VII (1998).
72
13
Intergovernmental Forum on Chemical Safety
Sixth Session – Forum VI
15 – 19 September 2008
3.
IFCS/Forum-VI/03.TS
25 March 2008
对有害物质贸易是否会引发国际关注的考虑
45. 本部分提出一些建议考虑,可用以指导讨论铅和镉等有害物质在其整个生命周
期内的贸易是否会增加人类健康和环境风险,达到需要采取国际协调行动的“国际关
注”水平。国际法并没有给出“国际关注”的定义。然而,决定一种化学品是否会引发
国际关注、需要采取国际协调行动的标准可源自国际化学品法律和国际法和协定的
其他领域。
46. 大部分具有贸易相关条款的多边化学品和环境协议在制定时都考虑到了三个问
题,分别涉及风险、责任和补救措施:
(i)
国际社会认为,某些物质或活动给人类健康或环境带来不可接受的风险。
(ii) 一个或多个国家的活动(或不作为)会增加其他国家受到这些物质或活动
损害的风险。
(iii) 这些第三国很难或根本无法单方面保护本国免受增加风险的威胁。
3.1 某些物质或活动给人类健康或环境带来不可接受的风险
47. 显然,所有化学品及贸易相关的环境公约都考虑到了这一点。国际社会开展了
大量的评估工作来确定与可能引起国际关注的物质有关的危险和风险。政府间化学
品安全论坛开展的重要国际评估最终推动通过《斯德哥尔摩公约》;联合国环境规
划署对汞及其化合物的全球评估是理事会当前正在考虑是否建立国际框架或机制来
解决汞风险的基础。就铅和镉而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已对这些金属进行中期评
审,重点关注长距离环境传输问题,旨在缩小科学鸿沟,向理事会提供信息来讨论
是否有必要采取全球行动。尽管这些评估可让政策制定者获得必要信息了解风险的
本质,但判定风险是否可接受,并以此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国际行动,则必须由各
国通过政治进程来做出回答。此外,评估的范围(如检查通过贸易造成的长距离环
境传输或国际传输相关风险)会对风险本质以及程度的认识产生实质性影响,而这
些认识被认为是政治决策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48. 在决定某特定物质或活动是否会带来不可接受的风险时,利益相关方会受到以
下调查问题的影响。这包括:

物质或活动所带来的伤害是否正在发生?如果不采取行动,未来是否有较
大可能造成伤害?
14
Intergovernmental Forum on Chemical Safety
Sixth Session – Forum VI
15 – 19 September 2008
IFCS/Forum-VI/03.TS
25 March 2008

这种物质或活动是否会让很多国家、人民或物种面临风险?

目前对这种伤害的原因和影响科学理解的情况如何?如何充分定义该危险
和风险的特点、进行量化或加以证实和展示?

对人类健康或者环境的影响是暂时还是永久的?尤为重要的是,是否会影
响子孙后代?某些弱势群体是否面临更大的风险?

这种伤害是否会带来次生或者相关影响,如破坏经济发展、造成社会动荡
或加剧贫困?

是否应考虑该物质或活动的益处或重要经济用途?是否有替代品或其他更
安全的选择?
3.2 一个或更多国家的行为或疏忽会加大伤害他国的风险
49. 正如《环境与发展里约热内卢宣言》所指出,“ 根据《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
原则,各国……负有责任确保在其管辖范围内或在其控制下的活动不致损害其他国
家或在其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地区的环境。” 79 及“各国应有效合作,阻止或防止任何
造成环境严重退化或证实危害人类健康的活动和物质转移和转让到他国。” 80因此,
各国应确保行为或疏忽,包括国际贸易及投资相关行为或疏忽不会增加其他国家环
境或他国赖以生存的普通资源(如空气)遭受损害的风险。
50. 此外,“发达国家承认,鉴于其社会给全球环境带来的压力,及其所掌握的技术
和财务资源,在国际社会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努力中,发达国家负有责任。” 81这一共
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表明,在决定某种行为是否会引起国际关注时,应考虑到发
达国家对商品和产品的需求,这些商品和产品可能涉及发展中国家的危险物质或有
害活动。
51. 考虑一个国家的行动或疏忽是否会增加损害他国的风险,这为多边化学品和环
境协议中出现贸易相关措施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根据。在一些协议中,如《斯德哥尔
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公约》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等,反映
了这样一个认识,即某一种危险物品的贸易会削弱这类协议解决此类问题的其他措
施的有效性。在其他协议中,如《巴塞尔公约》,《鹿特丹公约》和《濒危野生动
联合国大会《环境与发展里约热内卢宣言》, 原则 2 (1992).
同上,, 原则 14。
81
同上,, 原则 7。
79
80
15
Intergovernmental Forum on Chemical Safety
Sixth Session – Forum VI
15 – 19 September 2008
IFCS/Forum-VI/03.TS
25 March 2008
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等则反映出人们的认识,国际贸易本身可能就是
造成现在亟待解决之风险的主要因素之一。例如,某些危险物质的国际贸易可能会
导致进口国由于缺乏能力而无法对该物质进行环境无害化使用或处理。相反,国际
贸易可能推动了市场力量,使无法有效监管有害行为的国家不可持续地开发自然资
源,如获取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等。能导致对自然资源的不可持续利用。就铅和镉
而言,对商品和含铅、含镉产品的需求会推动市场力量,在出口国导致出现不可持
续的或难以管理的生产行为。
52. 在探讨一个或多个国家的行为或疏忽(如未能充分监管危险物品的国际贸易)
是否可能会对其他国家的人民健康或环境带来不可接受的风险时,各利益攸关方可
检查:

某重大风险是否源自于贸易?

是否可合理预见贸易将会带来风险?

出口或进口国在多大程度上避免内化其消费相关环境和健康风险或成本,
而是将这些成本外化给其贸易伙伴和消费者?

是否有贸易相关减缓因素可供考虑,如增加贫穷国家中的收入?
3.3 各国认识到,单靠自己单方面的力量很难或者不可能抵御增加的风险
53 当各国能依靠自身或双边的力量有效防止或应对环境或健康风险,就无需采用
多边的补救措施。82 相反,为数众多的国家发现很难或者不可能单方面保护本国免
受越境风险的威胁,包括可能与国际贸易相关的风险时,目前已根据多边化学品、
废弃物和其他环境协定采取行动。因此,在决定一种威胁到人类健康或者环境的风
险是否已经达到“国际关注”程度,需要采取国际协调行动来应对时,一个重要的考
虑内容便是人们是否广泛认识到面对这类风险的脆弱性。
54 一个国家之所以难以采用有效的单边行动可能因为至少两个不同的因素。第一
个因素有关该国是否具备处理风险的能力。能力通常都是和发展中国家或者经济转
型国家明确的需求适度相关,尤其是基础性的化学品管理能力建设。正如各国政府
赞比亚曾报告过一个相关的成功案例,赞比亚标准局与其他的利益攸关方积极合作,通过取消含铅
燃料的标准(ZS 370:2000), 取而代之的是替代铅燃料标准(ZS 716: 2007),从而淘汰了含铅燃料。从
前,赞比亚一直依赖进口铅,生产含铅燃料。2008 年 2 月 29 日在泰国曼谷举行的第 78 届论坛常务
委员会会议期间,对赞比亚公共卫生部环境卫生高级官员 Michael Musenga 先生进行的采访。
82
16
Intergovernmental Forum on Chemical Safety
Sixth Session – Forum VI
15 – 19 September 2008
IFCS/Forum-VI/03.TS
25 March 2008
在《里约宣言》中所认同,“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和那些环境最脆弱的
国家的特殊情况和需要,应给予特别优先的考虑……” 83所有主要的多边化学品和废
弃物公约都认为,需要制定公约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发展中国家妥善管理危险废弃
物或物质的能力有限。 84 这些协议同样也认识到,这些能力需求和财务和技术支持
之间的重要联系。
55. 另一个重要的能力方面问题关系到 所有 国家,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
家,保护本国免受通过环境介质或国际贸易而广泛传播的危险物质威胁的能力。例
如,一旦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释放到环境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很难
保护本国免受这类物质的威胁。同样,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很难筛查出进口的
铅等污染物,并且在实现含镉进口产品的环境无害化回收和处理工作中面临着挑
战。85
56. 第二个因素涉及国际贸易法是否会对各国的能力和意愿产生“寒蝉效应”,使这
些国家不敢采取单边措施解决国际贸易引发的环境健康风险。在贸易政策方面,“解
决越境或全球环境问题的环境措施,应尽可能建立在国际共识的基础上。” 86世界贸
易组织的规定也表明,各国根据多边努力所采取的贸易相关环境及健康多边措施不
得违背世贸组织的原则。 87 由此,在决定单边行动或国际协调行动哪个能最有效地
避免、减少或减缓这些金属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国际贸易所致健康和环境伤害时,
可考虑国际贸易法和各国所采取的保护本国免受可能由国际贸易引起的环境健康风
险单边行动之间的潜在冲突。
57. 在决定各国难以或不可能采取单边行动来保护本国免受危险物质整个生命周期
内国际贸易相关风险是否会促成该物质引起国际关注时,各利益攸关方可考虑:

生产国或进口国是否能最有效地采取措施应对国际贸易产品中危险物质的
存在和风险?
里约宣言, 原则 6。
见巴塞尔公约, 序言段落;《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 序言段落 (2001); 鹿特丹公
约, 序言段落;国际化学品管理大会, 《关于国际化学品管理的迪拜宣言》(2006); 国际化学品管理大会,
广泛纳入策略 (2006)。
85
见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有关镉的中期评审, 前注 10.
86
里约宣言, 原则 12。
87
美国上诉机构报告 – 禁止进口某种虾和虾类制品, WT/DS58/AB/RW, adopted on 21 Nov. 2001, paras.
111-34; BERNASCONI-OSTERWALDER, NATHALIE ET AL, ENVIRONMENT AND TRADE: A GUIDE TO WTO
JURISPRUDENCE 128-35 (Earthscan: London, 2006).
83
84
17
Intergovernmental Forum on Chemical Safety
Sixth Session – Forum VI
15 – 19 September 2008
4.
IFCS/Forum-VI/03.TS
25 March 2008

经受伤害的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是否有独立解决伤害问题的技术、
财务、法律和其他资源?如果没有,这些国家在接受足够的双边援助时是
否面临障碍?如果是,是否可以通过多边行动克服这些困难?

具有化学品管理重要能力的国家是否能够独立应对伤害?

应对危险物质国际贸易(可能包括加工和生产方式)的措施是否能最有效
地预防伤害发生?如果是,多边化学品机制或受害国单边行动哪种做法能
最有效地实施该措施?

是否有必要或值得建立一个多边框架,避免国际贸易法框架给国家努力带
来挑战?

现有多边化学品框架或安排能在多大程度上应对该危险物质带来的挑战?
讨论铅和镉的贸易是否会成为国际关注问题
58. 本部分讨论第三部分所述之考虑背景下的国际铅、镉贸易。除非另有说明,本
部分所陈述之事实均基于上文第二部分所陈述和引用的事实。
4.1 铅和镉是否对人类健康或环境带来不可接受的风险?
59. 由于在其生命周期内接触铅和镉而造成的健康和环境伤害每天都在世界各地发
生。矿石、化合物、产品以及废弃物的全球使用加快对镉和铅的需求上升。全世界
城市废弃物中增长最快的部分——电子废弃物正出口到不能以环境无害化方式管理
这些废弃物的国家。全球产品和材料贸易正在急剧扩大。在全球化经济中,如果不
采取行动,初级生产和出口、进口产品和废弃物造成的伤害极有可能继续出现,并
在未来出现增多。
60. 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都出现并详细记录过接触铅和镉矿石、化合物、以及含有铅
和镉的产品和废弃物使人类和野生动植物面临风险的情况。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
主任指出,“(铅和镉)工作小组的重大发现表明,铅和镉的环境释放给人类健康以
及环境带来重大国际性风险……” 88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理事会, 有关铅镉的科学信息中期评审: 执行主任的说明, UNEP/GC/24/INF/16
(2006)。
88
18
Intergovernmental Forum on Chemical Safety
Sixth Session – Forum VI
15 – 19 September 2008
IFCS/Forum-VI/03.TS
25 March 2008
61. 各国政府及国际机构都已广泛研究并描述了铅和镉的毒性、生态毒性及其接触
途径。铅和镉能对健康和环境产生严重的急、慢性影响,包括影响生殖系统。孕
妇、胎儿和儿童是最脆弱的群体。慢性铅神经中毒对儿童的影响尤为严重,它会损
害大脑和神经系统,造成终生的行为、发育和学习问题。孕期接触镉与低出生体重
相关,并会增加自然流产的概率。
62. 接触铅所带来的健康伤害,尤其是对儿童造成的长期神经和发育影响,会对社
会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在接触水平常常最高的发展中国家或经济转型国家尤为如
此。接触铅和镉所导致的健康伤害会削弱劳动力潜能和生产率、加剧贫困和阻碍经
济发展。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中国生产镉电池的工人常常疾病缠身。生活在秘
鲁 La Oroya(奥罗亚)市一家金属冶炼厂旁的儿童中 99%都遭受铅中毒,造成终生
的发育和神经问题。不当回收利用电子废弃物已导致班加罗尔半数儿童血液中铅含
量过高,造成智商降低和能力减弱。
63. 铅矿和镉矿的采矿和精炼以及使用铅和镉的工业和制造业能增加就业和创造收
入。例如,全世界大约有 80 000 人在铅矿采矿业工作。尽管如此,接触铅和镉会造
成巨大的社会和环境代价,这些代价主要由最贫穷和最脆弱的社会群体承担——劳
动者、废弃物回收工人、儿童、孕妇和营养不良的群体,其成本难以估量。而且,
很多最高度接触铅、镉的工种人群获得的报酬却是最少的。例如,印度和世界上其
他地区的电子废弃物回收工人每天收入还不到一美元。
64. 目前已有替换物质或更安全的替代品可降低国际贸易和环境中的铅和镉流动。
在很多应用上都可以使用铅的替代品,如汽油添加剂、铅粒、电缆包皮和颜料等。89
同样,在镉的应用上,如镍镉电池,镀合金焊料和其他合金,聚氯乙烯稳定器和颜
料当中已经开始引入使用镉的替代品。90
4.2 和贸易相关的活动是否会增加铅和镉所致伤害的风险?
65. 由于全球化迅速发展,铅、镉和含铅、镉的产品以及废弃物的贸易流动非常复
杂。例如,秘鲁是中国重要的铅精矿和矿石出口国,而中国是其他东亚国家重要的
精炼铅出口国。总的说来,这类金属的生产和使用在经合组织国家中有所减少,在
亚洲以及其他发展中地区有所上升。尤其是在出口推动经济的快速工业化国家中,
由生产、使用铅和镉带来的大量环境和健康风险都可追溯到海外对于加工材料和制
成品的需求。消费者对价格低廉产品的偏好极大地推动了此类需求。这些产品价格
89
90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有关铅的中期评审, 前注 10, 第 24 段。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有关镉的中期评审, 前注 10, 第 22 段。
19
Intergovernmental Forum on Chemical Safety
Sixth Session – Forum VI
15 – 19 September 2008
IFCS/Forum-VI/03.TS
25 March 2008
相对低廉的原因之一是在其生产的一些或多个阶段中都几乎没有采取环境健康保障
措施。因此,就铅和镉而言,供应链内部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以及消费者对于低价
进口产品的偏好常常使很多进口产品的相关环境健康风险外化到出口国。对于含铅
和镉的商品和货物的需求可以成为市场推动力,促使出口国采取不可持续的做法,
无法有效监管有害行为。
66. 但是对于消费者来说, 并非所有环境健康风险都能外化。松散的安全管理为消费
者带来低廉价格,但同样也加大了污染,尤其是制成品中铅污染的风险,这使得在
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包括处理过程中,释放出更多的此类金属。这些产品的消
费者分布在发达国家、经济转型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些国家并不具备或不能有效
使用环境无害化废弃物管理方式。因此,这些进口产品会对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
的环境健康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67. 和使用或含有铅和镉的消费品相比,电子废弃物(包括“使用过”的电子产品,
即事实上的电子废弃物)国际贸易让绝大多数电子废弃物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
家和经济转型国家。越来越多的文献记录了电子废弃物给拾荒者、回收人员及其家
人和社区的环境健康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预计这种现象也会日益增多。这些材料
之所以从发达国家出口到发展中国家,是因为富裕国家的公司和个人出口电子废弃
物的成本要低于在国内以环境无害化方式对其进行处理的成本。
68. 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中有大量人口依赖所有这些活动谋生。从事很多污
染最严重、最危险活动(如电子废弃物回收)的人群往往最为贫穷,也最无力应对
铅、镉和其他有毒物质的健康影响。一份充分考虑环境健康影响的成本效益分析报
告可能显示出,国际贸易让这些人得以生存,但也会让他们陷入更加糟糕的境地,
他们没有其他可见的生存选择,或并不了解和意识到自己及家人面临着什么样的风
险。
69. 从更广泛的经济层面看,很多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减贫的主要战略就是
快速发展制造业进行低成本货物的出口。严重的环境污染常常被认为是是经济增长
不可避免的代价。但是,随着铅、镉和其他有毒物质造成的污染日益严峻,公共对
高昂的环境健康成本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会变得不再愿意接受这些成本。
4.3 国家是否难以单方面保护自己?
70. 现有包括贸易相关措施的多边协议如《巴塞尔协议》,《鹿特丹协议》和《濒
危野生动植物种贸易公约》(CITES)等都反映了这样的共识,即国际贸易是引起
健康或环境风险的首要原因之一,而单边行动既不足以也不能有效地应对这一风
20
Intergovernmental Forum on Chemical Safety
Sixth Session – Forum VI
15 – 19 September 2008
IFCS/Forum-VI/03.TS
25 March 2008
险。就铅和镉而言,国际贸易推动了铅和镉的开采、精炼和生产活动,增加了职
业、公共卫生和环境风险,在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尤为如此。国际贸易也是增加
接触含有此类金属的商品、产品和废弃物风险的主要因素。
71. 经验表明,含铅、镉产品的国际贸易带来的风险日益加大,具有出色化学品管
理能力的工业化国家也不能有效地保护本国免受其害。例如,美国的公共卫生官员
在筛查进口儿童产品时未能有效地检查铅含量。又例如,同样,由于美国和丹麦的
镍镉电池收集和回收工作被证实仅部分有效,这些电池中有很大一部分仍然是作为
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的,这极大地增加了铅和镉流入水和土壤中的风险。
72. 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通常仅具备有限的化学品无害化管理能力,尤其是
在立法和环境标准方面存在差距,使这些国家不可能或很难保护本国免受铅和镉的
生命周期内进行的国际贸易所带来的更多风险。所有针对化学品和废弃物的协议都
认识到缩小能力方面“日益加大的鸿沟”非常重要。最近在科特迪瓦发生的大量危险
废弃物倾倒的悲剧性事件提醒我们,鲜有发展中国家有能力控制在其边界进行的危
险物质传输。
73. 这一能力欠缺问题也体现在很多发展中国家向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中期科学评估
报告,它们少有或根本没有铅和镉的监管工作。例如,印度并没有任何针对玩具中
铅、镉和其他有毒金属总含量的执行标准。在秘鲁,一家大型金属冶炼厂附近地区
空气中的铅含量一直比适用标准所允许的要高出四到七倍。
74. 发展中国家难以获得双边发展援助来满足其在化学品无害化管理方面的能力需
求,包括与铅和镉相关的能力需求。一些捐助国的官员常常(而且正确地)注意
到,发展中国家只要将这个问题列入国家发展战略和要求重点便能获得相应的官方
发展援助(ODA)。但是,减贫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最迫切的需求,而环境健康问
题通常并不被认为是首要任务之一。因此,这些国家的化学品管理人员很少能有政
治影响力,将化学品无害化管理列入国家政府发展援助议程之中。相比之下,其他
获得多边援助的方法,如通过环境公约的金融机制,则并不需要这样的优先要求。
因此,发展中国家的化学品管理人员可从多边渠道,而不是双边渠道,更能够成功
获得财务援助来支持加强化学品无害化管理能力,包括应对接触铅和镉所致风险的
能力。
75. 铅和镉矿石、金属、化合物及含铅、镉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是全球性的,贸易流
动遍布全球,产品生命周期中步骤繁多,且每一个步骤都常在不同国家进行。联合
国环境规划署铅和镉中期科学评审指出,“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
21
Intergovernmental Forum on Chemical Safety
Sixth Session – Forum VI
15 – 19 September 2008
IFCS/Forum-VI/03.TS
25 March 2008
贸易和废弃物处置所致物质流动是人类接触这类物质的主要原因。” 91 这表明,采取
预防性措施控制铅和镉的贸易流动不仅有用,而且可能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因为
预防出现环境健康伤害的成本要比在伤害发生后处理的成本低得多。
76. 众多多边环境协议,包括《巴塞尔公约》、《鹿特丹公约》、《濒危野生动植
物种贸易公约》、《蒙特利尔议定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之《卡塔赫纳生物安
全议定书》等都是基于这样一个共识,即控制危险物质或活动的贸易流动是最有效
的预防、降低或减缓环境健康威胁的方式之一。这些协议认识到,正是(危险化学
品和废弃物、濒危野生动物或基因改造活生物体的)国际贸易本身导致了或主要造
成了健康或环境伤害,要有效应对这些伤害只能通过协调一致的国际措施。
77. 此外,在缺少多边方法控制铅和镉金属、产品和废弃物贸易的情况之下,各国
可能担心,如果自己采取单边贸易相关行动,会受到国际贸易法的挑战。相反,世
界贸易组织规则表明,国家遵循多边努力采取贸易相关环境和健康措施并不违背世
贸组织要求。这一考虑对于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来说尤为重要,这些国家可
能缺乏资源保护本国免受贸易挑战,因此常常会不愿意采取单边的贸易相关监管措
施,如限制或禁止进口含铅和镉的产品或废弃物。
78. 《巴塞尔公约》目前涵盖了所有类型含铅和镉的废弃物。因此,缔约方不能将
此类废弃物出口到行使自己的权力禁止这类物质进口的国家,而且缔约方若有理由
相信废弃物不能获得环境无害化管理,则可以拒绝进口。该公约还要求缔约方通力
合作,制定技术指导方针,完善并实现废弃物的环境无害化管理。除了发布有关铅
和镉的废弃物管理的指导文件之外,公约还开发项目以环境无害化方式管理电子废
弃物,包括与主要手机制造商合作,倡议扩大生产商责任,旨在将废弃手机从城市
废弃物中去除。缔约方尚未能达成协议采取措施解决日益增多的电子废弃物交易问
题,目前这些电子废弃物以使用过的产品为名进行交易,是国际贸易总流动中的重
要部分。
79. 虽然《鹿特丹公约》并没有决定列出产品中的任何化学品使用,但该公约能解
决由铅和镉化合物,包括其在产品中的使用所带来的某些挑战。公约中广泛列出的
铅和镉使用会产生事先知情同意程序(PIC),适用于绝大多数国际贸易中的铅和镉
工业用途出口,以及这些拥堵的环境无害化管理信息交流。但必须指出的是,缔约
方决定将化学品清单列入公约只能基于共识,并不自动遵从公约化学品审查委员会
的建议。因此,要完成一份全面的铅或镉的清单非常困难。此外,发展中国家监测
91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有关铅的中期评审, 前注 10, 第 149 段;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有关镉的中期评审, 前
注 10, 第 164 段。
22
Intergovernmental Forum on Chemical Safety
Sixth Session – Forum VI
15 – 19 September 2008
IFCS/Forum-VI/03.TS
25 March 2008
和执行事先知情同意出口通知的能力有限,可能无法通过该方法完全应对铅和镉带
来的风险。
80. 《鹿特丹公约》适用于缔约方之间清单所列出化学品的国际贸易,使用类别已
在清单中明确指出。该公约并不直接限制或阻止这类贸易,只是规定出口国只有在
进口国提供其事前知情同意后才会允许所列化学品贸易的程度。此外,必须在所列
化学品国际装运之前或同时收到事先知情同意通知和信息,这能进一步完善进口国
的化学品管理。
81. 虽然《巴塞尔公约》提供了法律框架来解决与铅和镉废弃物相关的一系列问
题,现有协议尚未能提供全面的框架来预防、减少或最大程度消除在铅和镉生命周
期内接触这两种物质带来的伤害。此外,《巴塞尔公约》和《鹿特丹公约》都没有
强制性的财务机制来帮助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确保获得所需的财务资源,履
行其做出的条约承诺。
5.
论坛 VI 有关铅和镉问题可能获得的成果
82. 在论坛 VI 有关铅和镉的会议上,论坛可讨论并考虑,通过铅和镉的国际贸易,
使商品、产品和废弃物中的铅和镉扩散的情况是否需要国际协调行动来保护人类健
康和环境。论坛可以从生产国和消费国的角度,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的角
度来探讨这一问题。论坛可考虑,这类贸易是否会引起单靠国家单独行动无法解决
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否会达到国际关注水平,因此是否需要采取国际协调行动来加
以解决,而不必考虑各种措施的法律性质?
83. 如果论坛得出结论,认为这些金属通过国际贸易导致的有关负面影响需要采取
协调一致的国际行动来进行应对,那么论坛可考虑还能采取哪些额外、值得进行的
步骤或行动,包括其执行方式。论坛可准备并提交一份载有调查结果和建议的声
明,供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理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和国际化学品管理大会第二次会议
考虑。
=
=
23
=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