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ed by tamasino

文化工作紙1 孝道(學生版)

advertisement
孝 道
要點
1
儒家認為孝道是所有德 行 的根本,是一切教 化 產生的根源。
2
「孝」一般表現為孝 順 、孝 敬 。
3
「孝順」指子女為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願意遵 從 父母的指導和命令,按
父母的意願行事。
4
「孝敬」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一是在物質上,子女為父母提供衣食住行等基
本奉 養 ;二是在精神上,子女和父母相處時,秉持恭 敬 的心意,關心、敬
愛父母。孔子認為,如果對父母只是養而不敬,這便和犬馬沒有分別了。
5
「孝」常與「忠」
、
「悌」連在一起,有「忠 孝 」和「孝 悌 」的觀念。
「忠」
即忠於君主、國家;
「悌」即友愛兄弟。
「忠孝」
、
「孝悌」有助維繫國家,穩
定社會。
練習
1
以下圖片中人物的行為稱得上「孝」嗎?為甚麼?
(1)
我工作十分繁忙,哪有時間
照顧雙親?我不理會他們
怎樣生活,總之我給他們豐
足的家用就行了。
圖中人物:
A
稱得上「孝」
原因:他只在
方面供養父母,讓父母過富足的生活,但他
對父母不聞不問,不
為這與
 B 稱不上「孝」
父母。對父母養而不敬,孔子認
沒有分別。
1
(2)
我收入不高,不能讓父母過優
質的退休生活,但我每逢假期
都會陪伴雙親,又會時刻注意
父母的健康,以報劬勞。
圖中人物:
A
稱得上「孝」
B 稱不上「孝」
原因:
2
細閱以下一段文字,然後回答問題。
陸績懷橘遺親
三國時期,六歲的陸績拜見袁術,袁術拿橘子招待他,陸績卻把三
枚橘子藏於懷中。離開時,陸績躬身辭別,橘子便從他的懷裏滾到地上。
袁術問:
「你來作客,為甚麼離開時要懷藏着主人的橘子呢?」陸績回答
說:「母親喜歡吃橘子,我想拿回去給母親品嘗。」袁術十分驚奇。
(故事出自《三國志‧吳書‧陸績傳》)
(1) 陸績有哪些「孝」的表現?
(2) 陸績有甚麼失當的地方?
(3) 承上題,你認為陸績的失當是否情有可原?為甚麼?
2
Download